摩薩德(Mossad),全稱為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The Ielligend Special Operations ),由以色列軍方於1948年建立,以大膽、激進、詭秘稱著於世,與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六處、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克格勃)一起,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組織”。自從成立以來,摩薩德進行了多次讓世界震動的成功行動。它的成功,成為世界情報史上的傳奇。
摩薩德成立於1951年4月1日。成立之初,摩薩德有多種名稱,“以色列秘密情報局”、“中央協調局”、“中央情報與安全局”。 [1]
在摩薩德成立伊始,這一時期的摩薩德局長伊塞·哈雷爾確立了以色列情報係統的性質。作為一個嶄新的情報機構,摩薩德缺乏老牌情報機構所擁有的經驗和傳統,但他們敢於去摸索經驗和創造自己的特色。當特工們接受了任務卻不知如何去完成時,他們會被告知:“如果你被扔出了門,那就再從窗戶鑽進去。”正是憑借著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年輕的摩薩德初露鋒芒,並逐漸積累了自己的經驗。
20世紀60年代,摩薩德完成了從人工情報向現代化情報工作的轉變。梅厄·阿米特接替哈雷爾成為摩薩德局長。阿米特推出了更專業的招募和訓練方法,並引進了計算機和其他技術手段。之後,美國大型企業的管理方式被引入摩薩德。摩薩德的海外情報搜集和特工步入了正規化的軌道。
20世紀80年代,先後擔任以色列總理的貝京和沙米爾,均係特工出身。他們不僅對情報界的秘密行動很感興趣,而且鼓勵情報機關實施令人振奮的曆史性行動,企圖以此恢複情報機構的活力和重塑國際形象。貝京經常大膽出擊,並敢於冒險。因此在這一階段,摩薩德特工以蠻幹著稱。
20世紀80年代末期,摩薩德領導人的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他們雖大膽向部下授命,卻忽視了管理,結果造成許多失誤,內耗加劇,效率明顯降低。
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市南端海濱,有一座很不起眼的陳舊的棕褐色小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摩薩德總部。摩薩德的全稱是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它正式成立於1951年初,前身原屬外交部政治司。
實際上,以色列有多個情報組織。軍隊、警察、外交機構都有自己的情報係統,但摩薩德傳奇特工科恩最重要的當數摩薩德。雖然摩薩德的許多活動,都是借助與國防軍突擊隊或西方大國情報機構的合作才成功的,但人們往往把功績都算在摩薩德頭上,這就更加大了它的神秘光環。
50多年來,中東5次大戰,小小的以色列占盡上風,摩薩德功不可沒。它的眼線遍布對方的中樞高層,知己知彼使以色列國防軍如虎添翼。50年代,它首先搞到赫魯曉夫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美國公布後震動全球。60年代,摩薩德跨國跟蹤,把二戰中屠殺猶太人的戰犯艾希曼從阿根廷抓回以色列受審。1966年,它又從伊拉克偷走最先進的米格21戰機。摩薩德還組織突擊隊遠程奔襲烏幹達首都恩德培機場,成功解救100多名人質,自己隻損失了1人———身先士卒的突擊隊長約尼上校、現任總理內塔尼亞胡的哥哥。另外,被稱為西方“佐爾格”的情報大師科恩也是摩薩德的特工。
雖然摩薩德的大部分活動都不為人所知,但僅媒體公開的部分,就足以令猶太人驕傲。摩薩德和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六處、蘇聯克格勃被公認為全球諜海4強
正如猶太人先知麥蒙尼德所說:“敵若欲殺你,你應先殺敵。”摩薩德就是這樣一群“神秘的人”,“他們無孔不入,他們無處不在,勝利了不可宣揚,失敗了不能解釋”。在這樣一個嚴酷的組織裏,特工招募條件極為嚴苛:必須是猶太人且在以色列國防軍服役;有海外背景,通曉英語和多種歐洲語言;接受數月的心理測試和背景調查;10 歲後所交的一切朋友都要被問話。隻有真正的“人尖兒”才能通過包括跟蹤、竊聽、格鬥、駕駛飛機以及“經營”自己的假身份等大量間諜技能,並要求執行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比如在15 分鍾內獲得陌生人的銀行卡號。
摩薩德的活動非常廣泛,凡是涉及以色列國家安全的都屬於它的活動界限,它的情報搜集能力非常強。潛伏境外的特工主要進入所在國核心、秘密部門竊取情報。情報以軍事情報為主,政治情報為輔。軍事情報用以維持強大的武力,以應對阿拉伯國家的敵視所造成的國家生存危機;政治情報則用以輔助以色列的外交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