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閣主疑惑地看著這名發笑的老者,正是上次在康林村見到的那名老人。便拱手答道:“既然如此,晚輩就鬥膽領教。”
說罷,張飛挺槍向老人走去,老人站起身來,拍了拍土,隨意地拿起木杖。張飛猶豫了一下,挺槍便刺。老人用木杖隨意一撫,久習槍棒的少閣主便感到手上的勁力瞬間化為烏有,軟綿綿的如同刺在一坨棉花上毫無著力之處,老人反手一震,張飛感到手臂肩頭一麻,鐵槍瞬間脫手掉在地上。
張飛不由大驚失色,想自己習武十餘年,竟不是老者一合之敵。
“太弱。”老人笑道。“不知何人教的你槍法生生誤了一個好苗子。”
張飛答道:“晚輩並不曾拜師,隻是閑來無事喜歡耍弄槍棒。本以為槍耍千遍,其義自現。今日才知道自己不過是閉門造車井底之蛙不勝慚愧。讓前輩見笑了。”
老人笑道:“若是如此你的資質倒也是十分過人了。甚至比老夫的三個徒弟有過之無不及。可願和我學學槍法?”
張飛聞言忙喜道:“若前輩肯賜教,某當然不勝感激!晚輩張飛,願拜前輩為師!”
老人笑道:“好好好。若要拜我為師需要答應我一個條件。”
張飛忙喜道:“前輩請講。”
老人道:“你拜我為師,然後跟隨為師效力黃巾軍。”
張飛聽罷如同被澆了一頭冷水。麵露難色,回答道:“若如此卻難從命。某雖不肖,卻萬萬不敢叛國。”
老人聽罷怒道:“大漢氣數已盡,你若從我,日後必為我黃巾軍一方將領,拜將封侯可以說是肯定的。不遠勝過領著這五十來號廢物當什麼義兵首領!”
張飛聞言心下不由一怒。心想,這老家夥罵我自己就罷了,竟然連我四個發小也一起罵了,如何能忍!便答道:“叛國之事,恕難從命。我張飛既不會背叛朋友,更不會背叛大漢。”
老者聞言不怒反喜,道:“真是塊冥頑不化的石頭。”說罷轉頭對關羽說道:“喂,阿狗已經討教過了,阿貓還不過來討教!”
關羽見老頭竟然又來辱罵自己,不由大怒。大喝道:“某倒要看看,你這老頭有多大能耐!”說著揚刀而來。
老者將張飛的鐵槍撿起,扔還給他,道:“阿貓阿狗還是一起上吧。”說罷不由分說挺杖朝張飛攻來。張飛不由大驚失色,明知不敵,隻能奮力招架。好在關羽武力遠勝過他,二人合力三合間竟與老者戰成平手。
哪知老者臉上突然閃過一絲笑意,片刻間身形一變,少閣主張飛隻覺四麵八方皆是棒影。瞬息間周身上下被老者手中木杖或擊或點打中十餘下,且招招命中關節或脛骨,點中心口要害,吃疼得緊,倒在地上爬不起來了。
關羽也同他一般,倒在不遠處不住地呻吟著。
“莊主!”身後,聽到顏予,子回等人的驚喝聲。
“我沒事,不要過來!”張飛忙大聲止住眾人。
“怎麼樣?”老者問道“願不願意跟著我學槍法?”
張飛吃疼地咬著牙答道:“承蒙前輩看中,隻是這叛國一事恕難從命!”
老人歎了口氣,道:“也罷,你跟我那三個徒弟一個調調。看來是乃天意。若是天意如此,隻怕我黃巾義兵實難成事。”
老者說罷自顧自地搖了搖腦袋,起身準備離去。剛走出兩步,回頭說道:“叫張飛的小家夥。老夫與你有緣,送你四字槍訣,你若是能有所感悟,假以時日槍法將不在我之下。倒是這個關羽,刀法還算湊合,人卻傲得緊,隻怕也不過如此了。”
張飛聽罷不由忍痛抬起頭來。那老人看著他的眼睛,一字一頓地說道:“兵形象水。”
說罷,老人飄然離去。而張飛則陷入一陣沉思。
子回一行人把張飛扶起,關羽手下的黃巾隨從見關羽被老者瞬間打敗早已跑散大半,隻有一人不曾離去,跑來扶起關羽。關羽頓感大失所望。
顏予忍不住安慰道:“黃巾亂賊大多無義之人,壯士不必掛懷,幸得尚有這位義士相隨。有一位忠義之士,勝過數十人烏合之眾萬倍。”
關羽聞言不由點了點頭。回首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人答道:“在下廖化,自從被壯士所擒蒙不殺之恩,便已決定終身效忠壯士,生死相隨。”
曾鯉說道:“關羽壯士若是不嫌棄,不如加入我涿郡義兵?”
關羽回絕道:“不行,我們還有賭約要執行。”
顏予道:“可是壯士你也看到了,以你和我們莊主二人合力,尚不是一黃巾老者一合之敵,那劉辟,波才身邊有數百名黃巾義士,我們如何能敵?”
關羽傲然道:“剛才隻是某一時失手!某偏不信那黃巾賊寇能有多麼了得!定要去試他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