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街叫“明街”,雖然名字光明但這條街的買賣卻是見不得光的。
眾所周知明街是一條買賣古董的街,但明街裏古董的來源在這裏的或者來這裏的每個人都心知肚明,其實之前明街是叫冥界的在這裏進行的都是一些冥器的交易。
有淘土人淘到了新的物件就會來這條街尋找買家,聰明人會將自己帶來的物件在這裏隨便尋找一個老板出手,開好價先拿七分錢剩下的三分在物件倒賣出去後老板會聯係他來取。
這種做法雖然賣價可能會比想象中的要低一些但是出手快,拿錢也快,選擇這種出手方式的大多都是盜墓賊,他們根本不怕老板不受信用,因為在明街的店麵大多都是老店有的是祖上傳了好幾代的。
他們都一誠信為本所以那些弄了熱貨的人一般都會選擇將東西快速出手,如果真遇到了不受信用的主他們也不怕,大不了來個黑吃黑本來他們就是腦袋別在褲腰上過日子的。
笨人的做法就是自己找塊破布,將自己要倒賣的物件往地上一放本人坐在一邊等待買家,這一類人手上的東西大多都是家裏祖傳下來的,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才會選擇在這裏用這種方式出售。
明街有一家小店名叫“乾坤”這便是我的店麵,我不知道這店是怎麼來的,在我大學畢業後為工作發愁的時候家裏人給了我一串鑰匙讓我到明街找到這家店讓我在裏麵做些小生意。
剛來這裏的時候我是拒絕的,因為這裏的每一個人都看上去心事重重的樣子我並不認為這條街會是太平的,可是實在是找不到工作我被迫在這裏做了個小老板。
在這裏時間呆長了發現這條街並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樣充滿了惡意我也就習慣了這裏,這裏的環境說起來並不算差並不像菜市場那樣喧鬧反而是出奇的安靜。
買家和賣家在這裏談話可以稱得上是竊竊私語,也不會因為價格不公而大吵大鬧,實在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他們也隻會在隔壁街的八仙樓上拜一桌詳細的談,久而久之我也喜歡上了這裏的一片安寧。
父母告訴我這家店是我爺爺的,一開始家裏人並不反對爺爺幹這一行可是他們後來不知道在哪聽說了爺爺做的這行是和死人的東西打交道他們便極力勸阻爺爺關掉店麵。
爺爺一直不願意聽父母的安排這件事上也是一樣,他當時說:“我自己掙錢自己花,又不找你們要一分錢你們還管上我了。”爺爺怎麼說也不肯關掉店麵再加上父母平日裏也忙所以也就不再過多的幹涉。
我記得在我小的時候父母幾乎沒有帶我去過爺爺的店裏,那時候即使全家來看看爺爺也都是在飯店,我問父母為什麼我們不去爺爺家裏,爺爺的家就是那家店他再裏麵做生意在裏麵吃住。
父母給我的答案是“爺爺的家裏髒,我抵抗力差說怕我進去了生病。”如此荒唐的借口竟然糊弄了年少無知的我,小時候我對爺爺的家也因此充滿了畏懼。
可後來不知道為什麼父母竟然主動要求我來這家店裏,他們沒告訴我原因,我也沒有去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