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華山論劍神話破滅(1 / 2)

混元十年三月三日。

華山之巔,山風徐徐,雲纏霧繞,猶如仙境。

一個男人!

一個四十餘歲的男人!

一個手中無劍的男人!

一個周身投射出無窮劍氣的男人!

一個渾身飛舞著無窮劍招的男人!

無劍何來劍氣?

無劍何來劍招?

隻因這是一個人劍合一,本身就是一把最強的“劍”的男人!

隻因這是一個呼吸之間皆是劍氣,目光所及皆是劍招的男人!

劍意存於心!

劍招隱無形!

手中無劍卻勝有劍!

心中無招卻勝有招!

隻因手中無劍所以無不可為劍!

隻因心中無招所以無不可成招!

形無常形,無跡可尋,而又無不可成形!

招無定招,無處尋招,而又無不可成招!

這是一個高手!

這是一個白衣飄飄,風華絕代,如峰巒偉岸的高手中的高手!

這是一個縱橫江湖三十載,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傑無數,至今未得一敗而又欲求一敗的孤獨寂寞的絕頂高手!

人皆求勝,唯他求敗!

隻因他是上下八百年來的武林神話!

——獨孤求敗!

三十年來,獨孤求敗的武學造詣經曆了數個階段不同境界的不斷發展,最終形成了以“獨孤九劍”為核心的獨步天下曠世絕學。

第一境界——“利劍無意”。這一階段獨孤求敗使的是一柄青光閃閃的無名利劍。利劍淩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之前曾以此劍與天下群雄爭鋒。

所謂“利劍無意”,就是借助利劍的鋒利再把招式發揮到極致,同時速度、內力、意識也都同時達到了極致。此時的獨孤求敗,武學理論的核心是無招勝有招,絕不拘泥於招式,而是以最簡單、最直接、最精準的招式來擊敗對手。憑借著無招勝有招這層武學招式上的絕詣,獨孤求敗縱橫天下並以寶劍之鋒利、出劍之精準、出手之快捷、料敵之機先、覷敵之缺漏而所向無敵。

第二境界——“軟劍無常”。二十五歲以前的這一階段,獨孤求敗使的是一柄紫薇軟劍,後因誤傷義士不祥,遂被棄之於深穀。

所謂“軟劍無常”,就是在招式已經發揮到了極致的基礎之上再追求變化的極致。招招搶攻、式式求變,並以變和快取勝,身法與出手速度如鬼似魅、直似輕煙。紫薇軟劍的特點是極易變化、具彈性,然而卻難以收發自如、不易控製。同一姿勢揮出軟劍亦會因為初始狀態的不同而起到大相徑庭的效果。用了數年,獨孤求敗這才吃透了紫薇軟劍的所有變化並能夠隨心所欲的任意運使,進而將變化的極致推進到了一種近乎於無常的境界。並借著這種無常更進一步把無招勝有招的劍意表現得愈加玄乎離奇,因而天下無敵。但是,也正是因為這種變化的無常,曾誤傷義士,所以在二十五歲以後便將其棄之不用。

第三境界——“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獨孤求敗三十歲之前使的是一柄玄鐵重劍,並恃之橫行於天下。

所謂“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就是說不需要過多繁複的技巧,隻要力量夠強,威力夠猛,在相對實力占優的情況之下,就足以能夠克敵製勝,戰勝對手。重劍時期相比於軟劍時期是一種質的飛躍,是以奇詭無常取勝轉為以自身的硬實力取勝的質變。這個時期的獨孤求敗內力已經無窮無盡,無邊無際,駭人聽聞。再借助玄鐵重劍的威力,平平無奇的一招一式也能夠發揮出極大的威力。以最簡單、最直接、最精準、最強大的力量來擊敗對手。

其實如果內功精湛深厚的話,即使平平無奇的一掌一劍,隻要使得迅猛絕倫那也是擋無可擋、避無可避。而且不論對手如何使招、武功中有沒有破綻,都隻需要徑直揮出一劍,但教勁力勝過對方,便能達到一力破十會的效果。

第四境界——“木劍無滯”。獨孤求敗三十歲以後,所能做的就隻有去超越他自己的巔峰和極限。並於三十五歲以後將飛花摘葉皆可傷人的極高境界衍生到了極致,漸漸達到了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的境界。

第五境界——“無劍無招”。“木劍無滯”之後,四十歲的獨孤求敗便進入了無劍勝有劍,無招勝有招的“無劍無招”境界。

五丈開外。

又一個二十餘歲的男人。

一個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金絲錦緞百花袍,身披獸麵吞頭連環鎧,腰係勒甲玲瓏獅蠻帶,長劍隨身,英姿颯爽,器宇軒昂的男人。

二人相對而立,已有一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