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東北三省還算清涼。沈陽某縣一農村家...
“我知道了,老媽”
一少年高聲呼喊著,惹來左鄰右舍的觀望?
東北風俗就是這樣,左鄰右舍相鄰比較近,彼此之間交流較多,一抬頭都能看到彼此院落的一切事情,之間有什麼事招呼一聲就可以。
而此時隨著聲落從一院落走出一少年,高大威猛、俊俏中帶著點邪氣。隻是俊俏的臉龐還未脫下幼嫩的氣息,顯得略微不成熟。這也難怪,雖然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是畢竟農村的孩子沒有見過大的世麵,雖然懂事早,畢竟還是個孩子而已。
少年一邊走嘴裏一邊叨咕著什麼,細聽之下說的是“天天催,天天催。非要那天把你寶貝兒子催死不可”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畢竟少年還是比較孝順的,也不願違背父母的意願,隻能心有不甘的離開家。
“蕭小子,這麼早起來時要去檢兵嗎?”
剛從家離開,迎麵站著幾位中年婦女。以東北話來說就是一群老娘們兒在一起有一句沒一句的瞎嘮嗑。無非是一些東家長西家短的話。說話的是鄰居家李叔的媳婦,見少年從家裏出來隨口問道。
“是啊,李嬸兒。和幾位大娘沒事嘮嗑呢啊?”少年回應道
少年名叫簫文龍,十八歲,因為在學校遊手好閑,每天出來打架沒有其他的事情可做。父母一看這也不行,如果再任其混下去早晚進號子的料。沒得辦法,眼見兒子年齡也老大不小了,怎麼說也得找個好的去處管理一下這個“不孝子”正好臨近檢兵,老兩口一商量,不如讓兒子去不到鍛煉一下,都說部隊是所大學校、大熔爐,如果真能選上兵,再不濟,待上兩年,好好的鍛煉一下,回來也差不了哪去。找個好老婆肯定不成問題。
不能說蕭文龍的父母是這種利益形的,中國所有的父母基本都是這種想法。子女在家過於頑劣,管理不了,扔進部隊去讓部隊管理或者碰碰運氣,在部隊裏如果鯉魚躍龍門混好了,一家人都光榮。再者有的父母為了把部隊當個跳板,回到地方安排個好工作進政府部門當個公務員。
蕭文龍雖然再外因好打架而名聲惡劣,可在家卻是個大孝子,在村裏也是個好孩子。不過也正是因為蕭文龍因打架成性,從而練就一翻好的身體,或者說是好的打架功底。
李嬸笑嗬嗬的說道:“蕭小子,你一定要好好爭取啊,給你爸媽給咱們村掙點光,如果真能當上兵,回頭嬸給你燉小母雞補補。”
“那是,一看咱們蕭小子就是那塊料,看這身板、看著長相、看這小嘴,就算別人當不上,蕭小子肯定也能當的上”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的說道。
“嗯,你們放心吧大娘嬸嬸們,我會盡量的。”蕭文龍回應著,但是他心裏同樣知到,這些事不是自己能決定的。該是自己的跑不了,不是自己的強求不來,隻能說盡量,一切隨遇而安的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啊。
不過聽著裏嬸們的寄托,蕭文龍心裏的壓力卻劇增起來。這些年來,村裏為了響應黨的號召,讓村裏的青少年積極的參加每年的參加檢兵建設國防。可說來也怪,除了十多年前有幾位村裏的叔叔們順利通過考核之外,至今沒有人能通過體檢而從軍入伍的。到了今年算上自己村裏一共有四個參加體檢的,但是最後能不能通過,誰心裏也沒數。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回應了一聲之後,蕭文龍匆匆的向村外跑去。因為其他幾人約好了在村頭 的小橋集合的。
遠遠的身後還能聽到稀稀拉拉的聲音,這也是東北人的特長,嗓門大。說的無非就是些關於自己的,自己有多麼的出色,又有多麼的能幹。肯定能當上兵之類的話。搞得蕭文龍落荒而逃,不過怎麼好像聽到老媽的聲音了....
遠遠的就看到村頭小橋上站著幾個人,不用想也知道是等待自己一起檢兵的幾個夥伴。
蕭文龍邁著穩重的步伐緩緩的向他們走去,還沒到就聽見他們在呼喊著。
“龍哥,你快點,太陽都曬屁股了,你不是才起來吧?”
說話的是孔名揚,個子不高,但是人精神。其他兩人是劉浩、林鵬。都是兒時的玩伴。此時也是有說有鬧的大喊著。
蕭文龍斜了孔名揚一眼:“你知道個鳥啊,你以為誰都是你啊,無事不起早,起早已是去放鳥。剛才在村裏碰到幾個長輩,客氣了一會。”
孔名揚一聽不樂意了:“龍哥,我早上不放鳥的你不知道嗎?【我一般都是晚上才放的。”
劉浩撇了下嘴到我:“就你,還晚上放鳥呢,也不怕大晚上的把你那隻小鳥的毛凍沒了”
蕭文龍和林鵬大聲的複合著劉浩唱到:“我是一隻小小鳥....想要飛呀..卻飛不高...”唱完幾人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