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虎魄軍魂-楔子(1 / 1)

坦言之,我比較喜歡抗日劇,相對於現如今的一些神劇。我想我還是更喜歡用筆去描繪那種我們沒有親身經曆的事。

我們沒有經曆過戰爭,所以體會不到那種慘絕人寰的感覺。我們隻能從老一輩的口中,或者更多的是從電視劇中得知的。我們無法寫出那種對戰爭的親身體驗,我們隻能憑借自己的想象,來用自己的想法去對那些值得我們尊敬的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虎魄軍魂》是我初中的時候便開始寫的一部,不可否認,那個時代有很多青年才俊,我沒有辦法還原史實,隻能盡力去將人物豐富飽滿一點,我不敢保證我的想法是否會跟其他人發生衝突,但我盡力去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一部不是很成熟的抗日題材《虎魄軍魂》,不是穿越,不架空曆史。用大學生自己的筆觸去刻畫一群或者說所有的參加過抗戰的老兵,謝謝。

1937年6月,日本關東軍不斷在北平附近製造事端,華北戰雲密布。

6月31日,北平一記者大肆宣揚,如果一周之內不發生類似柳條湖事變(指九一八事變)的事件,他將輸掉自己的頭顱。這大大加深了人們的恐慌。

1937年7月6日,日本關東軍謊稱在演習之時,因聽到宛平縣城內發出槍聲而造成混亂,導致一個名叫誌村菊次郎的士兵失散。於是要求進入宛平縣城內檢查。縣長宋哲元據理力爭,與日軍展開談判。殊不知,這是日軍的緩兵之計。

試問,日軍的士兵都是受過嚴格訓練的,如何在突然聽到槍聲之時就造成混亂?如果當真如此,那日軍的作戰素質豈不是極差,一擊即潰?其次,日軍是在縣城外進行演習,這本身就已經超出日軍的活動範圍了。然而,竟然走失一名成年士兵,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如果那名士兵不是傻子,怎麼可能找不到大部隊,而選擇進入縣城呢?

在日軍展開馬拉鬆式談判的同時,關東軍為了給後續部隊贏得更多時間,於7月7日淩晨,悍然向盧溝橋發起進攻。

守軍二十九軍奮起抗擊。

七七事變,揭開了抗日戰爭的序幕。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二十九軍三十七師師長趙登禹先後陣亡。是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第一位高級將領和師長。

將領們尚且浴血奮戰,何況手下士兵?

抗戰爆發後,南京國民政府向海外發布留學生緊急回國令,留學生的回國,為中國軍隊提供了大量的人才。這其中也包括很多著名將領。

8月,根據國共兩黨簽訂的協議,紅軍的主力部隊被改變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八集團軍第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下轄一一五,一二〇,一二九三個師,開辟了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山東等根據地。南方8省13個地區的紅軍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下轄四個支隊,創建華中抗日根據地。

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次日,蔣介石發表講話,事實上,這就表明,國民黨當局已經承認中國共產黨存在的合法地位了。

這也標誌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

戰爭,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