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調虎離山 第一章 正氣歌(1 / 3)

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正襟危坐,雙眼微閉著朗聲吟哦:“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

在老者的麵前放著一張八仙桌權當講台,隔著講台是一張書桌,書桌後一個十六七歲的青年輕聲跟著誦讀,神色卻極是不安生,雖然手中捧著書本,但時不時將腦袋低下去,偷偷瞅著半開的桌屜。那裏麵竟然也放著一本書。

青年看著桌屜內的書,神情愈加關注,忘記了誦讀。老者終於察覺到了異樣,拿起講台上的戒尺,踱到青年近前,照準他的腦門“啪”的敲了一記,搖頭歎息:“山兒,你知道爺爺為何給你起名文山嗎,那是要你謹記你是文天祥的子孫(文天祥自號文山),要以他老人家的浩然正氣為榜樣,為人處世不可辱沒了他的名聲。”

文山不服氣的站起身,亢聲回應:“文天祥雖有氣節,不過是蒙古人的戰俘,既不能安邦更不能立國,現在日本鬼子打進城了,我們需要的是真本事,敢跟小鬼子一拚到底的本事。跟你上私塾的錢喜和孔二亮都跑出城參加了遊擊隊,我也要跟他們學。”他的動作過猛,桌屜內的書掉落地上,封麵上赫然印著《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老者彎腰撿起兵書,一唏說:“這就是你學的本事?紙上談兵!”環視屋子內空落落的另外兩張書桌,一聲長歎:“乳毛未幹的毛孩子,拿什麼跟鬼子拚,徒送性命而已。你爹媽去世的早,文家隻剩下你這麼一點骨血,爺爺不想死後墳頭連燒把紙的人都沒有啊!”

“你怕斷了後,滿大街鬼子到處亂竄,你就敢保證他們不會殺了我?”

“不可胡說,”爺爺滿臉惶恐,“就是爺爺死了,也不能讓你死!”

青年剛要繼續爭辯,隻聽虛掩的院門“咣當”一聲,從外麵衝進一位少女,大叫著:“救命,救命……”在她身後緊追著兩名背著大槍的日本兵。

少女是西關大街魏氏藥堂掌櫃魏一保的女兒瑛子,從小跟文山一起長大,文山看到鬼子要欺負她,大罵一聲:“烏龜王八蛋……”轉身就想奔向房門。

“山兒,你不能出去!他們手中都有槍,你會送命的。” 爺爺擋住文山的去路,死也不讓他過去。

外麵不斷傳來瑛子求救的慘叫,文山雙眼幾乎冒血:“爺爺,你不是教我要有正氣嗎。這些年之所以彈丸之地的小日本敢欺負咱們,就是咱們缺少正氣、缺少血性。”

“好,我豁出去了,我去救瑛子,但你不能出去。”爺爺側身一拉一推, 八仙桌傾倒,正堵在文山麵前,他卻從桌子旁繞過去,從門後抄起頂門杠,衝出了房門。

此時,瑛子已經被鬼子追到正房台階下,手腳並用向台階上爬,追到身後的一名鬼子,俯身抄起她的兩條腿,很快拖下台階。另一名鬼子抱起她的上半身,抬著就要往院牆旮旯去。

“畜生,把人放下!”爺爺縱身一躍下了台階,橫身攔住鬼子的去路。

自從進入中國,鬼子還曾未遇到過敢於主動叫板的中國百姓,都是一愣。但他們是經過嚴格訓練的憲兵,抬腿的鬼子將瑛子丟開,摘下肩上大槍,看了看老人舉著的木棒,沒有去拉槍栓,平端大槍刺向爺爺。爺爺向旁邊一閃身,躲過刺刀,舉起木棒砸向鬼子的腦袋瓜。

這老家夥,挺利索。鬼子雙手橫舉大槍迎向木棒。文氏子孫從小學文習武,平日裏爺爺很有把子力氣,可是現在時值盛夏,他連日痢疾整拉了三天,六十多歲的人了,身子非常虛弱,手中木棒被鬼子大槍磕落地上。

鬼子輕易將老人的木棒磕飛,立時信心倍增,抬起一腳踹向爺爺的迎麵骨。木棒脫手,爺爺紮的步子亂了,隻得向旁邊擰身躲避,迎麵骨躲過去了,鬼子的腳正踹在他的小腿肚上,爺爺悶哼了一聲,摔倒在地。

如花似玉的少女半躺在地上,鬼子色心如焚,丟下受傷的老人,抓住瑛子另外一條腿,跟同伴一起拖往牆角。驚恐到了萬分的瑛子,發出更為淒厲的慘叫。

“爺爺……”此刻,文山才繞過八仙桌衝出房門,大叫著奔向倒地的爺爺。爺爺其實受傷不是太重,掙紮著坐起身:“我沒事,我沒事……”

見爺爺能夠坐起,文山放了心,從地上撿起木棒。爺爺勸說:“ 你救不了瑛子,還會搭上一條命……”

文山轉過身,看到瑛子身上的裙子已被鬼子撕掉半幅,叫聲愈加淒厲。

“不,我就是死,也要跟他們拚了。”文山嘴唇咬出了血,大叫著衝向牆角。照準一名鬼子的後腦勺砸了下去,剛好這名鬼子轉臉看向他,木棒正砸中鬼子的麵孔,鼻梁連帶嘴唇牙齒全部砸得凹陷下去。鬼子慘叫一聲,昏死過去。同伴遭到重創,另一名鬼子暫時收起色心,撿起地上的大槍,“嘩啦”子彈上了堂。

“文山,快跑呀!”身後傳來爺爺的驚懼的叫喊。

距離蹲身地上的鬼子不過兩步之遙,如果文山有這方麵的經驗,不等鬼子拉開槍栓,足以讓他斃命在棒下,可惜他是第一次跟手中有槍的鬼子對陣, 下意識的向後退開兩步。子彈飛出槍堂,擦著他的耳邊過去。文山忽然想到,與鬼子硬拚,隻會徒然送命,並不能保護瑛子和爺爺。最好能將他引開。轉身就跑,鬼子卻不追,哈哈笑道:“中國人的,都是懦夫。”重新放下大槍,伸手又去撕扯瑛子的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