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關於天下全輿總(1 / 2)

天下全輿總圖是一張購自上海古玩市場的地圖,在國內外引起極大關注。英國《經濟學家》雜誌,BBC等數十家權威英文媒體先後發布了這張地圖消息。該地圖已於2006年1月16日在北京展出,網上也公布了照片。該圖不僅繪製了亞洲、歐洲、非洲、澳洲,甚至還有南極洲和美洲。此圖繪於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是一張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天下諸番識貢圖》的複製品,名稱為《天下全輿總圖》,反映了天下諸番向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進貢的場景。地圖左上角有注文寫道:“凡未加紅圈者皆原圖所未命名者”,即圖上有紅圈者皆是原《天下諸番識貢圖》上的標注。

如果這張地圖的原本真是繪製於1418年,不言而喻,它將產生顛覆性的後果:好望角是由葡萄牙航海探險家迪亞士於1488年發現,澳洲是由荷蘭人於17世紀發現,南極大陸由美國人和英國人於1820年發現,美洲是由哥倫布於1492年發現。當然這些公認的發現反映的隻是西方世界對其文明之外的探險與發現,由於真正第一個發現這些地方的人類並沒有留下文字記錄,更由於是西方人發現這些地區後,這些地區才開始真正成為全球化的一部分,因此這些西方人的第一次發現才具有重大曆史意義。但現在這張地圖的出現可能改變了一切,表明這些地區有可能在1418年之前就已被中國人發現,並記錄下來。

此前不久,英國皇家海軍退伍軍官孟席斯出版了著作《1421:中國發現世界年》,並成為暢銷書,他用3個證據“航海圖”、“曆史遺跡”、“當地人的DNA”證明中國人鄭和早在哥倫布之前發現了美洲。而這張地圖中有紅圈標注“一於永樂十三年隨正使太監馬三寶等往榜葛剌諸番,直抵忽魯謨(此處有一字模糊)等國開讀賞賜至永樂十六年回京”。鄭和原名正是馬三寶,號稱“三寶太監”。這張地圖的出現像是一個奇跡,成為對孟席斯理論最有力的支持——而他的理論此前已獲得不少中國學者認同。這張地圖表明,中國人不僅首先發現了好望角、美洲、澳洲甚至南極洲,而且也明確知道地球是球形,並且掌握了投影製圖方法——這種方法以前公認由16世紀末的歐洲傳教士傳入中國。

孟席斯首次公布自己的研究發現———中國人最早繪製了世界海圖、鄭和船隊先於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鄭和是世界環球航行第一人。 孟席斯所有的猜想起緣於明尼蘇達大學圖書館收藏的一張航海地圖。“這張地圖繪製於1424年,上麵有威尼斯製圖學家祖阿尼·匹茲加諾(Zuane Pizzigano)的簽名。地圖描繪了歐洲和非洲的一部分。奇特的是除了畫出大陸,地圖上還畫了處於西大西洋深處的四個島嶼,標出的名稱分別是Satailia、Saya和Ymana。我的興趣被完全激發起來了。地圖上標識了一些當時歐洲人沒到過的地方,根據我們已經接受的曆史知識,歐洲人在70年後才去那兒探險。我在地圖收藏室和檔案館中查了幾個月的海圖和文獻之後,我確信Satailia事實上就是加勒比群島中的波多黎各和瓜德魯普島。”

孟席斯稱,這份地圖的年代是無可懷疑的。他認為,這暗示了在哥倫布到達加勒比海前大約70年有人精確地考察過了這些島嶼。

除了匹茲加諾地圖外,孟席斯還發現,1459年的法莫拉地圖上已經明確地標出了好望角,澳洲出現在1452年讓·羅茨繪製的海圖上。“當哥倫布從歐洲出發,尋找傳說中‘遍地黃金’的東方時,他在出發前就已經看過標有美洲大陸的地圖。他知道他能夠‘發現’新大陸。”

接著,孟席斯又在威尼斯見到繪製於1459年的一幅顯示印度洋和南部非洲的平麵球形地圖。這張地圖上已經標明了南部非洲的好望角,而好望角直到1497年才被達·伽馬“發現”。在那張平麵圖上還用中世紀腓尼基語標注說,1420年曾有人繞過好望角航行至貝爾德島角,旁邊還畫著一艘中國大帆船。

接下來,孟席斯又在日本的龍穀大學裏找到一幅《混一疆理曆代國都之圖》,這張地圖印在絲綢上,內容除了中國和朝鮮、日本等國家外,還涉及到非洲的東海岸、南海岸、西海岸。“這張地圖如此精確,毫無疑問,它是曾繞過好望角航行過的人繪製的。因為歐洲人直至60年後才到達南部非洲。”

在古代的地圖上,孟席斯的發現越來越多。“我驚奇地發現,在歐洲人發現之前100年,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亞和安第斯山脈就已經被標識在地圖上了;在歐洲人到達那兒之前大約400年,南極洲就已經準確地畫在地圖上了;另一幅海圖標識了非洲東海岸地區,而且還非常準確地標著經度,此後3個世紀歐洲人尚不能完全掌握這樣的技術;還有一幅地圖標明了澳大利亞,早於庫克船長的發現有300年;另外一些海圖標明了加勒比海、格陵蘭島、北極、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岸線。遠在歐洲人到達之前,這些地方就以驚人的準確度繪在海圖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