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題記(1 / 1)

今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八周年,舉國上下,一片歌舞歡騰。這是不斷探索與前進的三十八年,也是見證了神州大地翻天覆地變化的三十八年。三十八年,將貧窮與落後的帽子粉碎;三十八年,舊貌換新顏。因此,這三十八年的功績與輝煌,理應歌頌,該當讚譽。

人常說,流年似水,逝者如斯。可不是嘛,公元一九七九年到公元二0一七年,跨越了一個世紀,看上去如斯漫長,可現今回頭看去時,三十八年,不過彈指一揮間。於是,這三十八年中許許多多的故事,也涅滅在了這時間的流逝裏,一如那場西南邊境的戰爭。十年烽火,硝煙不斷,可如今,又還有幾人記得?七零後正在漸漸老去,八零後在社會的浪潮中為生存而掙紮浮沉,而九零後呢,他們好像多數都不會對曆史感興趣。

也許,我也能歸類到“憤青”的行列裏,所以,難免對現今這社會的種種現狀有著諸多的不滿。“憤青”嘛,有時候思想自然會比較偏激的。等到平靜下來之後想想,才覺得自己對同胞的要求似乎太高了,近乎苛求。畢竟,這是個現實的社會,現實殘酷,生活不易,活著尚且艱難,又哪還有許多餘力去緬懷已經成為過去的曆史呢?

於是,便忍不住會想,當那無數為了國家和民族而獻出生命的人們,他們,看到今天的國人們時,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失落、痛惜、憤慨、亦或是不甘?他們為了這片土地,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流盡了鮮血,付出了生命,可得到的,卻僅僅隻是深山墓園中的一堆黃土,一塊石碑,再加上一個烈士的稱謂,然後呢,便是遺忘,被大多數的後人們所遺忘。

青山有幸埋忠骨,何懼馬革裹屍還。

也許,單純質樸的他們,不會去計較自己得到了什麼,但是,我們這些活著的人呢,我們是不是應該覺得羞愧與不安?要知道,他們為了這個國家,連生命都付出了啊,可我們呢?我們難道連一絲緬懷都要吝嗇嗎?

所以,不是我要特立獨行,也不是我要擺出一副眾生皆醉我獨醒的清高。公元一千七百七十九年,到公元兩千零一十七年,三十八個寒來暑往。我們在享受著改革開放所帶來的豐碩果實時,是否能抽出那麼一點點的時間,去緬懷,去祭奠一下那些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為了民族尊嚴和人民安全而受傷流血,甚至是獻出了寶貴生命的人們?

謹以此文,緬懷那些在三十八年前的衛國戰爭中逝去的英雄。輕煙三束,英魂永存。

好吧,公眾章節要1000字才能上傳,那我就再多寫幾句廢話。作為一個業餘文字愛好者,作為一個曾經穿軍裝的人,對於那些發生在過去的事,對於那一段一段的曆史,我覺得,今時今日的我們,遺忘的太多太多了。故此,隻希望,寫出這個故事,能讓願意看它的人,對於過去,不再一無所知。

另外,這畢竟是,不是戰史。所以,故事中出現的人和事,自然會與那段過去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同。也請看故事的人,不要執著於是否符合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