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盛世才公開反共。
9月17日,航空班的全體共產黨員被軟禁,1944年11月,他們被囚禁於新疆第二監獄。
依然留守在這片土地上的中共地下黨員在數年中多方營救、保全著這隻珍貴的革命火種,直到抗戰勝利經中共中央多方營救,這批學員於1946年6月10日得到釋放,並於當年7月11日回到延安成立了延安航空隊。
這些曆經千難萬險到新疆航空隊學習的紅軍幹部,後來絕大部分成為創建人民空軍的骨幹,從他們中走出了新中國第一批14位空軍將領。
1947年3月,新疆航空隊的飛行員大部分被充實到我黨第一所航空學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在3年多的時間裏,為我軍培育出了560名航空人才。
1949年10月1日下午4時30分,由新疆航空隊隊員安誌敏等同誌駕駛的17架飛機編隊出現在開國大典的上空,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人民群眾的檢閱。
1949年11月11日,中國空軍成立,在沈陽、北京、長春、濟南等地建立了6個航校培訓飛行員,其中4所學校的校長是新疆航空隊隊員。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不足一歲的中國空軍航空兵勇敢地登上了空戰舞台。曾經從蘇聯回國任“新疆航空隊”理論教員的常乾坤同誌出任空軍副司令員,新疆航空隊出身的呂黎平出任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作戰指揮員,方子翼、袁彬任誌願軍空軍師長,夏伯勳任誌願軍空4師副師長,入朝參戰。
當時美國及盟國出動各種飛機1200多架,中國空軍隻有作戰飛機114架,力量對比懸殊,這使得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宣稱:“中國根本沒有空軍”。然而,中國空軍卻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並在世界空戰史上創造了用活塞式飛機擊落噴氣式飛機的範例,美國王牌飛行員戴維斯的飛機也被擊落。
而新疆航空隊的共產黨飛行員們,在和平年代致力於空軍人才的培養,大多數人成為中國空軍各軍分區的領導,他們為中國航空事業奉獻了一生。
而紅色空軍萌芽的這些年,各方力量克服重重困難打通了改變中國命運的“西北國際大通道”,從1937年到1941年,通過這條貫穿中國新疆、甘肅的國際大通道,為中國抗戰前線輸送了大量軍事裝備。其中包括:各型飛機1200多架、汽車2000多輛、火炮4300多門、坦克82輛、機槍1萬4千挺及大量武器裝備。這些寶貴的援華物資如同雪中送炭,幫助中國在最困難的時候頂住了侵略者的瘋狂進攻,正是通過全中國人的共同努力中國的抗戰從防禦逐步轉入相持階段。
而那些愛過、恨過、鬥爭過的人們,最終塵歸塵土歸土,他們用各自的方式在大時代中努力生存,他們成就了自己也改變著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