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讓、趙忠、蹇碩領眾多宦官聚集一處密謀商議。
“蹇碩,吾等可假傳何太後旨意,將何進屠夫騙進宮牆,汝派禁衛將其圍殺。吾等趁亂攜皇子協離開皇宮,等各路諸侯進之後,吾等立刻前往黃河之邊,幽州那邊自有人接應吾等。”
“張侯爺,幽州劉備會前來接應吾等宦官嗎?吾不會走的,吾會帶皇子殿下拿回屬於先帝給予殿下的一切。吾不信眾路諸侯無有忠心先帝之人,張侯爺,何進死之後,吾自會護佑劉協皇子殿下安全。汝等如要跟隨吾為陛下盡忠便可留下,如想保留性命為以後漢室崛起在出馬,便隨張侯爺自去。”
蹇碩說完一甩衣袍便出宮門,除卻張讓、趙忠一係的宦官,其餘宦官內臣都隨蹇碩而去。
“張讓啊,吾亦不認同汝之計劃,吾雖不會和蹇碩一起,但吾會跟隨劉協殿下左右,服侍於殿下。”
趙忠說完亦帶領一眾宦官內臣而去,張讓長歎一聲,看著留下少許的宦官內臣,眼神之中充滿悲哀之色,宦官自古便無好下場啊。
“爾等便隨吾先行前往黃河之邊吧。”
次日,蹇碩假傳太後旨意,請何進進宮有要事商議。何進不疑有他,便穿戴朝服準備前往皇宮麵見太後。此時,袁紹上前製止何進。
“大將軍,此必然是閹黨一係假傳太後旨意,實則是想騙大將軍進宮,趁機將大將軍殺害。”
“本初,吾看汝是想多了,宮門守衛幾乎都是吾手中兵馬,隻有內宮有少許閹黨一係人馬,吾有何懼之?再者,太後乃吾之胞妹,難道太後召見自己的哥哥還需要躲避嗎?”
何進說完,不在理會袁紹。袁紹見此,心中歎道:真是一豬頭啊。起身前往禁軍之處,假傳何進旨意召集兵馬,前往皇宮。
何進進入皇宮為攜帶任何兵器,就連平時的甲胄都未有穿戴。何進跨過皇宮外宮之門,前往內宮。何進疑惑看著內宮方向,平時這個時間應該是宦官在內宮忙碌的時間,為何此時內宮如此靜謐?
何進疑惑稍微閃過,便將此事拋諸腦後,大步走向內宮之中。
蹇碩看著何進進入內宮,揮手示意眾禁軍關閉內宮之門。何進大驚,抽出身上佩劍。
“哼!汝等造反乎?本將軍奉命前往太後處議事,爾等把持宮門,是抗旨不尊,真是大逆不道!”
何進手持佩劍,對蹇碩等人大喝。
“哈哈,何大將軍,今日就是汝的死期!”
蹇碩說完不在理會何進的咆哮,下令眾軍放箭。可憐一代大漢大將軍,死於內宮,身受萬箭而死。
蹇碩隨後便令眾軍前往劉協與董太後之處,將此二人保護起來並通過皇宮密道出宮而去。
袁紹見何進進宮許久,還未回府,猜測何進可能已經身死。急忙領禁軍前往皇宮之中,一路所見之宦官內臣盡數斬殺。袁紹行至內宮門處,見地上羽箭散落一地,下令眾人將此門撞開。
袁紹看見一身材有些肥胖、身穿絲綢朝服、渾身上下插滿羽箭,上前察看大驚,原來何進已然身死。揮手示意眾人將何進屍體運往大將軍府,繼續帶領禁軍馳騁皇宮斬殺掃蕩宦官內臣。
“太後,殿下,臣等已將何進射殺。故才請太後與殿下與臣等出宮躲避何進餘黨追殺,臣等無能,請太後、殿下治罪!”
蹇碩說完,領一眾宦官內臣侍衛跪伏於董太後與皇子劉協麵前。
“蹇碩大人,何必如此,若不是有爾等對先皇陛下忠心耿耿,哀家與皇孫協兒恐早已受製於何進屠夫之手。”
董太後對蹇碩等人說道,並將蹇碩等人扶起。劉協雖年幼,由於是董太後一手撫養長大,又有靈帝劉宏親自教導,其身上皇室貴胄之氣已初具規模,靈帝生前很是寵愛劉協亦是因為此原因。
“太後、殿下,老臣趙忠帶領宮中一應內侍前來服侍。”
此時,趙忠已經知曉蹇碩等將何進射殺於內宮之中,便率領一部分內侍通過密道前來與劉協彙合。
“趙常侍,為何不見張讓等人?”劉協稚聲從董太後身後發出,問出心中疑惑。
“回殿下,張讓等人由於陛下生前做出計劃,已經秘密出宮,若殿下登基成功,張讓等人會為殿下搖旗呐喊。”
董太後、劉協二人聽完趙忠說完,便不在詢問張讓等人去向。
“蹇碩大人、趙常侍,爾等率領宦官內室保護哀家與協兒前往哀家本家所在。雖說哀家本家最近勢力漸弱,也算是協兒登基一大助力。”
董太後說完,便領著蹇碩、趙忠等人前往董太後本家所去。
此時袁紹率領禁軍已經將皇宮之中宦官全部斬殺,就是找不到張讓、趙忠、蹇碩等人,於是袁紹令軍士搜遍皇宮各處宮殿,令皇宮各處人心慌慌。
洛陽城內不知是誰散布何進身亡消息,洛陽各係人馬蠢蠢欲動,派出探子前往皇宮確認消息。各係人馬確認何進已然身亡,在洛陽之中大打出手,洛陽一時兵器碰撞聲、喊殺聲充斥整個京都洛陽,京都洛陽不在有平時的肅靜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