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獨闖匪巢(1)(2 / 2)

“王老五,光顧得高興了,連自個兒姓啥都不知道了?”

“八路同誌啊,不怕你笑話,這王……什麼啟昌,一直也沒大有人叫了,冷不丁這麼一叫俺們還真不知道是叫誰呢?”

“為什麼?”陳大龍好奇。

一婦女:“他呀!家裏窮得褲子都快穿不上了,40的人了,到現在也沒娶上媳婦,怪可憐見兒的!大夥兒就一直‘王老五,王老五’地叫著,日子久了把他的大號也忘了。”

“俺們這疙瘩兒管娶不上媳婦的老光棍都叫王老五。”

王啟昌用袖子抹了把鼻涕,激動地在分到的土地上狠狠跺了幾腳:“從今往後,俺不叫王老五了,俺叫王啟昌!”

有人打趣他:“王老五,噢,不,王……啟昌,明年開春知道該種啥不?”

“種啥?俺種棒子、種豆子,想種啥就種啥,怎麼,你管得著嗎?”

“哎,王老五,你這有了地了,什麼時候能娶媳婦啊?”

“你娘懷你十一個月……快了!”

“你娘懷你才十一個月呢?”

“八路同誌,你們隻管分地,管不管分媳婦啊?”

“淨說那不著邊兒的話,媳婦哪有分的,那就介紹!”

曹老撇撫摸著木樁看了又看:“瞅瞅,瞅瞅,這字寫得多漂亮,八路裏就是能人多啊!”大家的注意力又轉過來看木樁上的字,又看看陳大龍。人群中的姑娘都偷偷地看著陳大龍,竊竊私語。

一婦女湊近他仔細打量著:“這位同誌字寫著好,人又長得白淨,如果還沒說上媳婦,俺們村裏的大姑娘看上哪個了,俺去給你說和說和,保管能行!”

“是啊,俺們這疙瘩兒窮歸窮,可這水土養人啊,這大姑娘個個長得水靈靈的。”有人附和著。

陳大龍一時不知所措,避開婦女的目光,悄聲對蘇瑞:“扯哪兒去了,幹正事兒!”

蘇瑞乘機悄聲逗他:“給你說媳婦不是正事兒?”

他沒好氣地:“你看著好,給你說一個,個個水靈靈的!”說著,從蘇瑞手中拿過本子,唱道:“貧農孔祥貴,七畝六分!”

王啟昌涎著臉:“田嬸,你真偏心,什麼時候給俺也說和一個媳婦?”

“滾一邊兒拉呆著去!撒泡尿照照你自己,就你那大鼻涕樣,哪個姑娘願意跟你呀?俺們哈拉(lā)子(zǐ)屯的名聲就是讓你這號人給糟踐了,人家都叫俺們哈拉(lá)子(zi)屯。”

王啟昌把破棉襖拽拽,腰間的草繩緊緊,用袖子把鼻涕抹了去,正聲厲色地:“俺已經有地了,從今個兒起,俺也是新人了,俺非給你們做出個人樣兒來不可!”又引來一片歡聲笑語。

陳大龍、蘇瑞、孟慶元和土改工作隊的幾個人盤腿坐在老鄉的大坑上開會。

隊長是一個地方上的幹部,他總結道:“我們前一段的工作成效很明顯,群眾積極性很高,綜合一下剛才大家收集上來的意見,群眾現在最大的顧慮主要是兩點:一是過了年開春後種子不足,還有個別老鄉家裏農具不足。小馮,這事你去縣裏落實一下,給我們村多調撥一些種子和農具來,種子無償提供給群眾,農具嗎,先借給老鄉們用,等明年秋收後用糧食來抵。第二個顧慮是擔心我們工作隊走後,國民黨打過來,反攻倒算。這一點我們可以向老鄉們多做解釋工作,有咱們的部隊在,國民黨就甭想打回來。還有就是擔心土匪來搶劫,曹老撇建議我們發給他們一些槍支,土匪來了也可以抵擋一下。”

陳大龍彙報道:“從掌握的情況看,在這一帶經常活動的土匪頭子叫宋仕貴,人稱宋大炮。原來老巢在牡丹江海林,勢力還很大,經大部隊追剿,估計現在還剩下幾十個人,跑到這一帶四處流竄。這個宋大炮雖然人數不多,但此人老奸巨滑,部隊幾次圍剿都讓他躲過了。從附近幾個村遭到搶劫的規律看,他是撈一把就走,不殺人不放火,隻搶糧食,遇到輕微的抵抗就溜之大吉。從這個情況分析判斷,一是他現在非常缺少糧食,二是他人數很少,沒什麼戰鬥力,屬於驚弓之鳥。”

蘇瑞補充道:“這個情況我們已經向軍分區的部隊反映了,軍分區領導提出幾個措施:一是各村工作隊如果遇搶糧的土匪不要慌亂,堅決打擊,等待支援,並給每個工作隊配發了一支湯姆式衝鋒槍,能夠震攝一下土匪;二是土改有成效的村子,可以給鄉親們發一些武器,組織起民兵武裝來;三是分區抽出三個騎兵排,在方圓50裏地的範圍內呈三點分布,接到情報可在半個小時內趕到!”

“太好了!”隊長興奮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