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秦漢往事 第一章 官二代嬴政(1 / 3)

故事的開頭,從我們赫赫有名的始皇帝說起。

當然這個時候他還不叫始皇帝,可能剛剛在趙國出生的他,也還沒心情去關心自己以後能否成的了始皇。我們的小嬴政此時心裏最大的疑惑,就是身為秦人的他,怎麼出生在趙國的都城邯鄲。

兒時的嬴政,盡管有著父親母親的陪伴,也還時刻向往著西邊的土地,向往著那片給他打下深深烙印的土地——秦。

不過他沒有向往太久,小嬴政長到兩周歲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傷心的事——他的父親丟下他和他的母親,獨自逃回秦國去了。嬴政的父親名叫子楚,即是後來的秦襄王。這次出逃為他帶來了一片光明的前途,回到秦國沒多久,他便當上秦國太子。

一般人遇到這種事,自然是悲傷欲絕。可是嬴政卻不能傷心。倒不是他父親當上太子為他帶來喜悅,而是他根本沒時間去難受。他父親倒是就此走向人生巔峰,卻也給他帶來了人生當中第一次危機。

趙國人聽說子楚私自逃回秦國,大怒要殺掉嬴政和他的母親。嬴政的母親具體姓名已不可考,隻是後來的人給了她一個統稱——趙姬。其實通過這個名字,再加上後來這位的種種作為,也可以知道嬴政母親必然不是特別有涵養的人物。

然而在這次危機的前麵,趙姬搖身一變,成了趙國富家之女。正是她的努力,將自己和嬴政藏了起來,躲過了這一次危機。反正不管她是用了什麼特殊手段也好,還是真的是富家之女也好,總之嬴政躲過了這次危機,成功的活了下來。

也許是這一次的危機,使得嬴政性格變得謹慎起來。如果非要說曆史上的名人,在沒有成名之前就有什麼不一樣的話,那麼嬴政的不一樣就是從此刻開始了。嬴政謹慎的外在表現,就是沉默寡言。

嬴政在沉默中活到了九歲,一件大好事發生在他身上了。說的更準確一點,是發生在他父親子楚身上。這一年子楚正式進位,是為秦莊襄王。嬴政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不僅被趙國待為上賓,而且被趙國特使恭恭敬敬的送回了秦國。

嬴政一直向往了九年的故土,此刻終於有了自己的足跡。嬴政平靜的目光下掩不住躁動,過往在趙國所積累的壓抑全部一掃而空,有的隻是對未來的期待,對功業的渴望。

也許是他的王者之氣在這時就有所釋放,也許是他父親對於當初丟下他們母子的事心有愧疚。這兩個可能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秦莊襄王在三十五歲之時,便即英年早逝。年僅十三歲的嬴政正式即位,是為秦王。

十三歲就成為一個王國正式的老大,喜悅自然是在所難免的。然而高興勁還沒有完全退去,隨之而來的煩惱就占據嬴政的大腦。這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嬴政自身的身世問題。

前麵說過,嬴政的父親是子楚,也就是秦莊襄王。這個既定事實,在秦莊襄王在世的時候,是沒有人有任何異議的。隻是現在子楚去世了,一種截然不同的聲音開始占據上風——上乃仲父之子。

這時候,嬴政親政之前最重要的一個人物就此出現了——仲父呂不韋。

呂不韋是何許人也?在沒有認識秦莊襄王之前,他是單純的一個富商。而他做生意的法則也非常簡單,低價買入,高價賣出。一日呂不韋前來邯鄲,偶然見到了當時還為庶民的子楚。

多年的商場經驗告訴他,眼前這個人正好適用他的生意法則。而且如果出手適當,帶來的利益比他前麵所做的所有交易都要高的多。商人的果決讓他很快下定了決心,具體來說他總共做了如下幾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盡力結好子楚,不僅贈以數百金,更是將嬴政的母親趙姬獻給子楚,並在之後順利生下了嬴政。第二件事情就是遊說當時的秦國太子妃華陽夫人,使得華陽夫人收子楚為子。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幫助子楚逃回秦國。

第三件事雖帶來了嬴政生命當中的第一次危機,然而推本溯源,嬴政今日能夠得榮登大位,呂不韋著實功不可沒。秦王父子在呂不韋的幫助下,盡皆登上了王位。呂不韋也隨之進位為秦相,成了秦國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人物。

不得不說,上麵幾件事已經足夠體現呂不韋的能力了。無論是從那個方麵來看,呂不韋能坐到今天的位置,是他應得的報酬。此時的呂不韋高居廟堂之上,看著更在他上麵的嬴政,洋洋自得已經衝破了他的理智,蠢蠢欲動的心思,促使他想要獲得更高的地位。

盡管他已經是高高在上的秦相,然而人的貪欲總是在不斷膨脹的。可整個秦國隻有秦王地位還在他之上,難道他還能當秦王不成。就在呂不韋為難的時候,中國人獨有的機變幫助了他。既然當不了秦王,那麼我就要當秦王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