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詠梅》(1 / 1)

在途經禦花園之時,聽見一陣銅鈴般的笑聲,歡聲笑語的好不歡快。

“皇上駕到”

“懿王到”

眾人聽見太監的報喊聲,齊齊跪地

“參見皇上”“參見懿王”

皇後上前“臣妾給皇上請安,不知皇上怎麼有興致到禦花園來,恐臣妾叨擾了皇上的雅興“

仲文儀扶起皇後,“都平身吧”。

“懿王今日回京述職,朕近日不是得了一個新玩意兒嗎,就帶著懿王一起來開開眼”仲文儀對皇後說道。

“懿王回京述職,一路辛苦了”皇後溫恭有禮的說道。

“皇後娘娘客氣了,為皇上辦差是臣之榮幸,何言辛苦,折煞微臣了”仲文鶴屈身說道。

皇後是京城四大家族之一掌管法度,製定法治,明治禮法的南宮世家的長女,南宮璃。

南宮璃是朝歌乃至六國有名的才女,儀態端莊,相貌上乘,更有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美稱,舉手投足之間皆是名家風範。

南宮璃的父親南宮墨是當朝吏部大臣,掌管和製定法治,規則,乃是一品大員,深受仲文儀的器重,可以說是仲文儀的心腹。

南宮璃從小深受禮家教導,各種文學熏陶,當年更是因為一首《詠梅》而引起皇上仲文儀的注意。

十五歲的南宮璃在一次的雪天賞玩之時,看見寒冬臘月之時,隻有紅梅在牆邊傲世開放,便做下一首《詠梅》

孤標婉韻兩堪誇,占盡世間情與華。

素影一痕香若許,鐵笛三弄是誰家。

冰添氣味雲增態,雪欠精神玉有瑕。

我不衝寒先破蕾,眾香哪個敢生花。

當時園中踏雪賞梅的文人眾多,更有些氏族子弟,乘雪玩耍。

一時間南宮璃的詠梅傳遍了朝歌的京城,在當時已是皇帝的仲文儀聽見了這首詩。

評注了這首《詠梅》,少了女兒家的嬌柔媚態,多了英武剛強之意。

仲文儀從這首《詠梅》中看出作者的野心,跟自己引發了些許的共鳴,便派人打聽了是哪家女子所作。

不日,仲文儀便知道是吏部大臣南宮墨的長女所作。

南宮璃身份尊貴,家世顯赫,才學滿腹,美名遠播,一首《詠梅》更是讓南宮璃聲名大噪。

不久,仲文儀就下旨冊封南宮家長女南宮璃為皇後,南宮世家在朝歌地位更是顯赫。

傳言說,皇帝仲文儀和皇後南宮璃因一首詩而結緣,帝後二人相敬如賓,琴瑟和諧。

現在看著現狀,皇後南宮璃對仲文儀多的恭敬,作為一個皇後確實是儀態端莊,有母儀天下之風,但是少了女兒家的嬌羞之態,眉宇間透著一絲的苦澀。

仲文儀對皇後南宮璃也很是表麵的敬重,臉上沒有多餘的情緒,想必,對皇後更多的是利用,製衡前朝後宮吧,這就是後宮女人的可悲之處。

當年的《詠梅》抒發了一種豁達,讚賞紅梅的高傲品格,但也是盡顯謙虛之色。

“梅需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南宮璃當年應該是欣賞梅的高傲品格,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吧。怎奈造化弄人。

“皇後要跟朕與懿王一同去觀賞嗎”?仲文儀問道。

“謝皇上盛情,臣妾近日勞累就不跟皇上和懿王湊熱鬧了”。南宮璃聽見仲文儀的話,臉色瞬間蒼白,忙推辭道。

“那皇後就早些回宮歇息吧,近來禦花園精致迷人,但是也不能貪戀美色而不顧及自己的身子”。說完就起身離開了。

皇後的的慌張和臉色的變化引起了仲文鶴的懷疑,甚至,仲文鶴感覺當皇上說一起觀賞時皇後在害怕。

沒錯,剛剛皇後的反應就是在害怕,這讓仲文鶴很是疑慮,皇後在害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