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海平原上座落著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村莊,村名叫西趙村。
全村隻有102口人,三十幾戶人家。趕上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快車,村裏硬化的街道北側建設了一個中心小廣場,廣場上有紅紅綠綠的各種健身器材。廣場周邊林木蔥鬱,旁邊灣塘裏的水也一片碧綠。有白色的水鳥和鴨鵝在水麵遊動嬉戲,也偶有較大的魚兒會觸動蘆葦弄出陣陣水聲,一時水麵波光瀲灩。
離此不遠有一個二層小樓,院門中開,門框上麵有一個廣告牆,上麵寫著紅色黑體大字“西趙村眼科診療所”。
街上的村民如果偶然一瞥的話,會看見趙老正站在自家院子裏的黑板前默默沉思。
黑板前的教桌上擺著一個藍色的地球儀。
趙老是村民對他的尊稱。也有不少人稱呼他趙老先生、老趙大夫、趙醫生的。
他的全名是趙玉振。趙老在鄉衛生院長的崗位上退休,回家鄉後還有不少人來找他醫治疾病,他也樂得忙碌與充實,捎帶腳還帶了六個徒弟。那塊黑板就是用來給徒弟們講解中西醫理論知識用的。
如果你走近地球儀觀看,會看到上麵用特種紅色鉛筆標有兩個紅色飄帶,一個是橫跨11省總行程一萬多公裏的紅軍長征路線,一個是從西趙村一路往北到中朝邊境,越過鴨綠江直到朝鮮平壤。
大徒弟小張注意到,從濟南觀看了“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沂蒙畫派作品展”開幕式回來,師傅就時常撥動那個地球儀,師弟小劉猜測:“咱師傅是不是又在回想抗美援朝那段曆史?”
大徒弟小張訓到:“就你小子聰明!你知道什麼?師傅他老人家那是醫路長征!”
趙老1933年生人,生日根本不記得了,身份證上的日期是隨意填寫的。但83歲的他其實一點也不聾,徒弟們的對話他隱隱約約聽到了,心裏感歎:“醫路長征,說的多好啊。”隨著他那皮膚有點發皺的手指的撥動,地球儀緩緩轉動了起來,他的思緒仿佛又飛回到了過去。
趙玉振六歲的時候父母先後病逝,他和8歲的姐姐成了孤兒。
趙玉振經常餓的直哭。是鄰居家的長工老韓叔經常省下一口吃的給自己,有時候還叫上自己去學逮魚、挖野菜。而且,老韓叔是個不一般的人,因為他會講故事,還識字,他炕頭上總有一本書。
趙玉振經常往老韓叔那兒跑。
有一次晚飯後,老韓叔給趙玉振講了牛郎織女的故事,又領著他來到院子裏,指著天上的星星認識牛郎星和織女星以及參兒門,說“辰不見參兒門,參兒門不見辰兒。”辰兒,指的是辰星,即水星,也叫商星;參兒門,指的是參星,二十八宿之一。“參”“商”此出彼沒,參星酉時現於西方,辰星卯時出於東方,兩不相見。還有有趣的歌謠,老韓叔會用他那低沉沙啞的嗓門吟唱:“大貓出來二貓攆,三貓出來站一站,四貓出來白瞪眼,五貓出來明了天。”
這天,趙玉振好奇的拿起老韓叔炕頭的書翻起來,結果一個字不認識。老韓叔走過來,摸著趙玉振的頭說:“孩子,跟我學認字吧。”趙玉振點了點頭。
從“跟我念:三-字-經。”到後來“跟我念:百-家-姓”,再到後來“跟我念:論-聯-合-政-府。”
趙玉振的心裏慢慢種下了向往革命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