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屟廊中金玉步,采蘋山上綺羅身;不知水葬今何處,溪月彎彎欲效顰”。楊豔是娓娓道來。
王秀雲不解的問道這個時候你做什麼詩呀,並且題材是唐詩類型,這個時代可是距離唐朝還有一千多年呀。
楊豔說道:“這是一個詩人寫的夷光最後的結局。”
趙向雲說道:“我知道,我聽說過沉魚落雁的故事,說夷光最後投水自盡?”
楊豔說道:“夷光的結局隻是一個猜測,有的說是投水自盡,有的說是被越王勾踐破吳歸後怕美色迷惑自己,就讓人用布裹了,沉到了水底;也有的說的是跟著範蠡蕩遊西湖而終,至於那個我也是不知道了,不過我們這些後人都喜歡美麗的愛情故事,喜歡美好的結局,都希望是最後一個結局,不過最終的結果是否正確,隻是猜測而已。”
王秀雲說道:“可是如今王上旨意已下,我們該如何是好?”
楊豔說道:“我們身處在這個地方,這個時空,雖然知道即將發生的事情,可是我們卻改變不了曆史,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趙向雲說道:“不如我們去看看前來傳旨的使者,再做道理。”
四人一想,也是,便起身前往。
而這個時候的範老伯卻是高興的很,見四位女子來了,便高興的打招呼說是四人改變了自己孩子的命運。
使者見出來了四位貌美如花的女子,還以為這裏麵就有夷光姑娘,便行禮說道:“奉大王旨意前來接夷光姑娘進宮。”
趙向雲說道:“你們誰是執事的,我有話說。”
執事的立刻前進了一步說道:“在下就是,姑娘有什麼吩咐。”
趙向雲看了一眼執事的問道:“我聽說你們朝中有一個叫做範蠡的,他可曾在這裏?”
執事的一聽範蠡,沒有言語,而是在自己的腦海之中尋找這個人,感覺自己在朝中好像還沒有聽說過這個人的名字,便行禮說道:“小的雖然是個執事,但是所聞所問的都是宮中之事,至於朝中的事情,我不熟悉,也好像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不知道姑娘所問何事,找這個範蠡有什麼事情。”
趙向雲說道:“沒有什麼事情,我隻是隨便問問,我們姑娘說要有個重要級別的人來頒旨請我們姑娘,我們姑娘才能起駕。”
趙向雲說完,這些人都是一愣,這來傳旨的執事也是一愣,心想大王的旨意,竟然有討價還價的,還說自己不夠分量,臉色難看,但是想著大王旨意,而且這個姑娘以後是什麼位置,自己也鬧不清楚,還真不敢十分的放肆,便說道:“那我回去交旨,請示大王。”
王秀雲楊豔聽趙向雲如此輕而易舉的就給自己爭取到了十分寶貴的時間,都是滿意的對趙向雲點頭嘉許。
範老伯可不是如此,而是十分惶恐的上前解釋。滕六卻上前拽住了範老伯說道:“老伯,不用害怕,他們不敢造次,我姐姐將來貴不可言,不用擔心。”
但是範老伯還是戰戰兢兢的看著前來傳旨的士兵們離去。
夷光見這些人走遠了,便跑出來問道:“各位姐姐,這樣做好嗎?”
王秀雲知道她擔心的是什麼,便說道:“如今還不是你出山的時候,你知道他們這一次來的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