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出門之前,帶著眾人朝著後院走去,在身後的人疑惑不解之時,楊昌雲用他們的劍斬下幾個荊條,用自己從房間帶出來的繩子將它們困住,扛在背後,大步朝著門外走去。
楊昌雲找到的消息,看守的將領第一時間就告知了林總管,林總管收到消息第一時間就趕了回來,剛剛從馬匹上下來,正要進府中,遠遠就看見楊昌雲背著荊條走了出來,林總管立刻停住腳步,不可置信的看著眼前的人。
“丞相,你這是做什麼……”
楊昌雲看著林總管,笑了笑:“林總管,我自知罪孽深重,此番要向皇上負荊請罪,還望林總管麵前帶路。”
林總管愣住,隨即反應過來,連忙讓開了道路,讓楊昌雲先走。
丞相要向皇上負荊請罪,為了表示其誠意,選擇從丞相府一直走到皇宮。此番舉措怕是曆史上第一次,自然引起了許多百姓的圍觀。林總管帶著包圍楊府的禦林軍跟在楊昌雲身後,共同朝著皇宮走去,此行前去皇宮的陣勢十分浩大,不引起圍觀都是不可能的。
楊昌雲請罪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揚州城,前去按照楊昌雲指示的兩人,也聽到了這個消息。楊文山擔憂自己父親的安危,慌張的朝著自己父親奔去,被身後的楊昌明拉住。
“文山,別衝動,你父親這般自然有他的道理,我們去了隻能添亂,趕緊按照大哥的意思進行我們的任務,別枉費了你父親一番心意。”
雖然猜不到自己大哥跟蔣家達成了什麼共識,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按照自己大哥的安排去做事,肯定不會有錯。被強行製止的楊文山無奈,隻得看著自己父親遠去的背影,咬牙跟著自己的二叔離去。
蔣府。
楊昌雲走了之後,蔣仁傑也沒有閑著,讓陳副將拿著自己的信物去找蔣家底下的門生。在瀟瀟灑灑寫了封信,讓人加急送進了宮中,這件事隻有成功,沒有失敗。
不一會兒,蔣仁傑邀請的官員們紛紛趕到,蔣仁傑已經在大廳等候多時,大夥見到蔣仁傑之後,紛紛上前行禮,蔣仁傑示意眾人坐下休息片刻,等待著更多人的到來此處。眾人心中對此番的相聚趕到疑惑,蔣公到底是要幹什麼。就在眾人等候的同時,楊昌雲負荊請罪的消息已經傳到了這裏。
來報告消息的人走了之後,蔣仁傑一句話都沒說,隻是靜靜的坐在那裏,閉目養神。眾官員開始議論,這楊昌雲是打的什麼算盤。
就在眾人討論之時,楊文山、楊昌明帶著身後的百官走了進來,還在討論的眾人看到這幕,連忙閉上嘴。楊文山看著再坐的眾人,朝中的力量分為蔣家跟楊家,但蔣楊兩家事死對頭,今日竟然還有機會共同聚在這裏,楊文山也不明白了,父親到底跟蔣仁傑商議了什麼對策。
眾人已經到齊,蔣仁傑這才開口,看著眾人:“今日將大家召集在此,是有事情商議,這件事情事關國體,希望大家撇開門戶之見,共同麵對敵人。”
蔣仁傑的話語中帶著幾分威嚴,雖然蔣楊兩家長期不和,但是不得不說蔣仁傑在百官中的威信,還是存在的。這般話語立馬將眾人吸引在一起。
“我等明白蔣公教誨。”
“好。”蔣仁傑很是滿意:“楊家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們之間有蔣家派,跟楊家派。此番楊家在水火之中,我們身為同僚,自然沒有不管不顧的道理。”
蔣仁傑話落,眾人開始議論紛紛,蔣楊兩家素來不合,怎麼蔣公此番會選擇救楊家,看樣子不單單是蔣家一人,怕是要用上我們的全部力量。
聽到議論的聲音,蔣仁傑清了清嗓子:“並非我有意救楊家,隻是此事事關國家安全,太後離世的凶手,在楊丞相的查明之下,是我當朝皇妃秦芳華指使。還有那所謂的神醫秦桓,其實就是皇妃的養父,太後離世雙目失聰,之後沒多久皇妃就重見光明。這是巧合還是計謀,想必眾位心中要比我清楚的很多。”
這話說出,底下的人更炸開了鍋,顯然無法相信這件事情,皇妃竟然有那麼大的膽子,不過仔細思考下來,這其中還真的有些莫名的聯係,蔣公一向公平,自然不會冤枉任何人。
楊文山聽出了話中的意思,也明白了父親大概對蔣公講了什麼,看來現在是最好的時機,不能在沉默了。
“那秦芳華,定是敵國派來的奸細,她跟薑國大遼的君主太子關係密切,打入我後周,就是用來擾亂我後周。”
“沒錯,今日宮中傳來消息,那大遼可汗剛剛入宮,就被皇妃邀請去了榮華宮。皇上趕去之時,也不知道看見了什麼不該看的一幕,跟著可汗都動手了,這樣的紅顏禍水,留在我們後周就是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