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個十歲的女孩(1 / 2)

二十年前,琴島市平源縣,有一個叫正十村的一個小村落。

十裏八鄉的村落,房子都幾乎都是“錯落有致”的。也就是說,有時候你家的後牆會成為我家的圍牆,或是我家的門口會成為你家的下水道。很難有一條像樣的東西、南北小道。一個陌生的人進去了,通常得有出迷宮的本事,才能自己走出來,這是二十世紀初期的農村房屋的創作。

正十村不一樣,席東水任正十村支部書記的時候,將席家村的二百多戶人家,重新規劃,所有房子整齊劃一、齊齊整整,南北相通,東西直達。無論站在那條街口,總是一目了然。如果眼力足夠用的話,站在村東席在恩家,可以看到村西席洪發家今天門口上掛了一塊紅布,他的婆娘剛給他生了個白胖小子。

夏日裏,十歲的席在恩,常常喜歡和妹妹們在村子的娘娘河玩水。娘娘河從正十村西北角的西鳳山沽沽的流出來,蜿蜒百十裏,繞過十幾個村落,清澈見底。河岸上楊柳依依,低低垂在河水中。風輕拂的吹過來,吹到人的臉上,柔柔的。

這是一個周末,席在恩和三妹席領弟兩個在娘娘河邊泡著腳,河灘上有一些細沙。席在恩把一隻腳埋在水裏的沙子裏,用另外一隻腳不停的搓來搓去,很是愜意。這雙腳的腳底彎彎的,如一張上好的弓,掛上箭就可以飛射而去。河水細細的流著。不遠處,村裏的幾個娘們正坐在那裏,拉著閑呱,用木槌棰打著衣服。

“突突突……突突突……”西邊的大路上來了兩輛拖拉機,車頭上掛著大紅花。原來是村裏的席永亮今天娶媳婦,後麵的一輛拖拉機上,大概是席永亮媳婦的家人,坐了七八個。遠遠的還看得見車裏有幾床新被子,披紅掛綠的,分外鮮豔。

“大姐,去他家要糖吃吧?”席領弟想穿鞋子。

“不去。”席在恩照樣搓著腳,不過是搓另一隻了。席在恩雖然隻是個十歲的小孩子,卻早已習慣了不去湊熱鬧。

這幾天,席在恩一直計劃著跟媽媽田秀芬提出來,自己睡在當倉庫的兩間西屋裏。那裏堆滿了雜物,夜裏老鼠“吱吱”叫個沒完。有一次,爹席東水放了一些耗子藥,早上起了床,撿了一竹籃子。可是她還是想睡那裏,這些日子,她常常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需要一些獨立的空間來想事情。她知道家裏沒床,這沒關係,她已經找到了兩條長凳,兩塊門板,搭個床很容易。她從小一直睡在奶奶的火炕上,二妹席招弟和三妹席領弟和老四席世群睡在媽媽的火炕上。奶奶待她們四個很好,姑姑們拿回家來的錢,她舍不得花,替她們交了學費。拿回吃的東西,自己也不舍得吃一口,隻是笑著看著那四個如狼似虎的把它們吞噬掉。

席在恩已經習慣了奶奶給她講故事才能睡覺。

奶奶不識字,可是能記住所有別人講過的故事。尤其是有講書的先生,她必去聽一聽,晚上回來就可以一字不差的講給別人聽了,可惜家裏沒人愛聽。席在恩是喜歡的。她愛聽《三俠五義》裏仗劍行天下的英雄好漢,愛聽《三國演義》裏的關公,也愛聽《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她知道伍子胥怎樣一夜之間白了發,她也知道白毛女怎樣拿一根紅頭繩來紮小辮……在她還不滿十歲的時候,她已經知道了奶奶所知道的故事,她已經可以講給別人聽了。隻是她不是個愛講話的人,所以她並沒有講給別人聽,隻是自己一個人慢慢的去想。她即使到親戚朋友家裏去串親戚,也往往從人家家的旮遝縫裏搜出一兩本舊的,已經幾乎爛掉的書來,一個人無聲無息的坐在那裏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