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秋,陽關道上一杯酒(1 / 2)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曾經在很多的古典意象中,我們讀到,秋風蕭瑟。我們讀到,西出陽關。我們看到,瘦馬西風。我們歎息,隨著這夕陽遠去的光影,是多麼的淒苦悲愴。

秋風,陽關,古道,舊人,一飲而盡,再不回頭……這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已經成為了武俠所不變的場景。因為,這個場景,隻要我們看到,我們便會覺得這是我們所熟悉的一種場景。這種場景,曾經在我們中華的曆史上無數次的上演,有的時候,場景的主角是一代詩人。比如,高適。有的時候,古道上的身影是一代大豪,比如關二。但是,更多的時候,在這裏上演的是刺客。是的,就像聶隱娘,就像荊軻一般的刺客。這種刺客殺人,往往為的並不是錢,更多的時候,他們是為了心中的道義。這種道義,放在朝堂之上,叫忠義。放在江湖之中,叫俠義。不管怎麼說,總是有個義字的。

一個義字,便有些意思。因為為了這個義字,有可能麵對的是四麵埋伏的天下皆敵,有可能麵對的便是情人離散的形單影隻,更大的可能是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這種義氣有價值嗎?這個不好說,有的有,有的沒有。

荊軻的義氣是有價值的。雖然到最後,秦始皇都沒有死去,反而加速了秦國吞並天下的步伐。但是,畢竟,他告訴了嬴政,這個世上,還是有很多想要殺你的。隻要我們死不盡,那總有一天,你的王朝,不再是你的天下。舍得一死報君恩,這種俠義,倒也算得上朝堂之上的忠勇。可能在一個時代,這樣的人很多。但是能在青史上留名的,卻寥寥無幾。但是在曆史的滾滾紅塵中,這種悍不畏死的義氣,無數次的上演,每一次的上演,都讓我們為之肅然起敬。螳臂當車,或許最後難免粉身碎骨,但是,至少我們可以展示我們自己的精神。隻要精神不死,我們的堅持,總有一天會實現。這種義氣,確實有些價值。

而有些義氣,是沒有價值的。比如,李尋歡。古龍筆下,江湖第二個十年,小李飛刀縱橫天下,但是,我們更多讀到的是小李探花的淒涼。這種淒涼,是從內心表現出來的。他的武器,是一柄飛刀。號稱小李飛刀,例無虛發。但是,更多的時候,這把殺人的飛刀是被當成雕刻刀使用的,而李尋歡刀下雕刻的,永遠隻有一個人,那是一個孤鴻一般的女子。她叫林詩音。為了所謂的義氣,李尋歡自願退出,將深愛著自己,自己也深愛著的林詩音拱手推給了自己的義兄。最後的結局,便是造就了三個人的悲涼一生,沒有幸福。很多的時候,我在想,愛情或許真的是一種不可以分享的東西,每一種愛情都是自私的,因為,它僅僅關乎的是你我的風花,有怎會在乎其他人的雪月。這種義氣,是害人害己的。在很多的時候,它沒有價值。但這種沒有價值的義氣,卻無數次的在一個地方展現,且樂此不疲的演繹,哪怕山河變換,歲月流轉。

那個地方,叫江湖。

“江湖是什麼”“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這可真是句有意思的話。或許,這句話,便代表了很多人對於江湖的向往。江湖是武俠嗎?或許不是的,在更多的時候,是武俠成就了江湖,但是,我們知道,江湖是由人構成的。沒有了人,也就沒有了世故,而沒有了世故,縱你武功蓋世,豪氣雲天,沒有爭鬥的地方,或許是致君堯舜上的上古,但是,絕不是我們的江湖。

在我們這一代人的心裏,江湖可能是我們最熟悉的一種字樣,在我們小的時候,可能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武俠的夢想。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逐漸的明白了那江湖的俠義,離我們太遠太遠。所以,我們更多的時候,喜歡上了一種白開水一般的生活。白開水一般的生活,平淡無味,或許一輩子都不會出現太多的波瀾。但是,人不可能一輩子不經曆風雨。而經曆了風雨,冷眼看世間,體味個中人情冷暖。我們便經曆了自己的江湖。在這個江湖中,我們總要尋到自己的義氣。這種義氣,每個人都有,隻是每個人的定義不同而已。前麵說過,這種義氣,有的有價值,有的沒價值。而大多數的人的義氣對於天下來說,沒有價值。但無數的飛蛾撲火,也就成就了我們這個民族最大的價值。

而這種民族價值,在金庸的筆下,便是俠之大者。“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在江湖之中,義氣最高的表現形式,便是俠義。其中,義是名詞,俠是定語。追求俠義的江湖,有刀光劍影,有蛇影杯弓,有飲馬天下,有四月飛雪,更多的時候,他有雪月風花,他有義薄雲天。天龍八部中,雪月風花的是大理的段公子,其實,如果時間再往前一點的話,這個詞語,用來形容段譽的父親,大理的段王爺,實在是最合適不過。段公子行走江湖,所結識的每一個女子,無論有無好感,但是,貌似都和段王爺有點關係。這種關係,更多的是父女。也就是說和段公子是兄妹,姐弟。這真是有點意思。不過最後,豐神如玉的段公子,卻有個汙濁的出身,不得不說,這也是意料之外。而義薄雲天,更多的時候,說的是喬峰。亦或說的是蕭峰。大遼的南院大王,曾經的天下第一大幫,丐幫的幫主。一手降龍十八掌威震天下。但是,蕭大俠的身世,在當時看來,卻是比段公子更加有趣。當然,當年結拜的三兄弟中,虛竹的身世也是有點意思。不過,這與俠義無關,所以我們不談。江湖上的人,刀口上舔血。沒有人能輕易的離去。蕭峰身處江湖,後來又在朝堂,感觸自是很深。如果沒有所謂的俠義,或許蕭峰最後不會選擇縱身一躍,一死報君恩。嗯,是的,這句話,在談到荊軻的時候,提到過。現在用來說蕭峰,一樣合適。雖然,蕭峰不像嶽武穆一般,精忠報國。不如郭靖一般,鎮守襄陽。但是,在我們的心中,或許在每一個看過《天龍八部》的人心中,蕭峰都是我們心中當之無愧的一代大俠。因為他的義氣,他的豪情,他的武功蓋世,他的長嘯當哭,都已經深深的熔鑄進了中國的武俠江湖之中,成為了其中代表俠義的最璀璨的一個符號,從而再也不會有什麼可以替代蕭峰的獨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