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境收複,元鏡率領著大軍凱旋,回到長安複命,而在元鏡趕回長安的路上,大元王朝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元王退位於太子,太子於七日後舉行登基大典。
七日後,大元王朝太廟,文武百官恭敬的站在太廟之前,一身著黑色龍袍的年輕人邁著堅定的步伐,緩緩的朝著台階上走去,古井無波,神色淡漠,眼瞳之中有著威嚴散發出來,九五之尊的氣勢顯露無遺。
太常侍朝前走出一步,站在高台上,朗聲開口,宣讀手中的聖旨:“奉天承運,元王詔曰,太子元啟,禮孝皆佳,腹中韜略,孤王年事已高,自知難堪天任,特禪位於太子。”
太子元啟上前一步,手中的袖袍一揮,堅定無比的話音在天地間響起,仿佛像是鎮世之音一般,震徹寰宇,響徹天際,“孤今日榮登大寶,乃大元王朝之榮幸,百姓之安樂。孤王登基後,當行仁孝之道,以禮治國,以孝治國!大赦天下,減賦三年。”
“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元王元啟震天般的話音落下,下方的文武百官紛紛下跪行禮,恭敬無比的話音齊聲響起,在太廟之中回蕩開來。
“眾卿免禮!”元王朗聲開口。
“謝王上!”下方的文武百官恭敬的說了一聲,站起身來。
元王的目光掃了一眼身旁的公公,那公公手裏拿著聖旨走上前,宣讀聖旨,“孤王深知親賢臣,遠小人之理,然朝堂之上仍有奸佞小人,畢相為官不舉,勾結大楚王朝,當株連九族。”
“文相三朝元老,無辜被罷官回鄉,今,封文相文公,召回朝堂,廢除雙相,文相領丞相之職,百官之首。”
“王上英明。”文武百官齊聲道。
“大將軍,上前聽封!”宣布聖旨的公公的目光落在元鏡的身上,開口道。
“微臣在!”元鏡聞言,走上前去,雙膝跪地性天子大禮!
“奉天承運,元王詔曰,天恩浩蕩,降下奇人!大元南境鎮南侯三子,元鏡,文武雙全,性行淑均,通曉軍事,乃吾輩之楷模。”
“南境之危,大將軍臨危受命,率軍收複失地,重創楚軍,打出了大元王朝的氣勢,打出了大元王朝的威嚴,功不可沒,居功至偉。”
“今,封大將軍元鏡為一字齊肩王,位同孤王,見一字齊肩王如見孤王,封地南境,永世世~襲,領天下兵馬大元帥,捍衛大元疆土寸地不失。”
“微臣接旨,謝主隆恩!”元鏡接旨謝恩!
……
三年的時光飛速的流逝而去,大元王朝在元啟的治理之下日漸強盛,一掃前元王的頹廢之氣,大元昌盛,自然也離不開賢臣的輔佐,元南風在朝堂上展露鋒茫,心思敏銳,位居二品禦史大夫,元南天封宣威將軍,手中重兵在握。
南境在一字齊肩王元鏡的治理之下,百姓們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呈現出一片昌盛之像,安居樂業,和睦相親,元鏡坐鎮南境,大楚王朝也是絲毫不敢進犯。
大元王朝日漸強盛,隱隱有著重回昔日鼎盛之勢,國力強大,另外的三大王朝也是無比的忌憚,大元王朝走向昌盛富足,未來的一天,四大王朝將隻會留下大元王朝,大元王朝橫掃六合,統一天下。
那時候,天下長安!
元鏡不在南境,一字齊肩王府也不見他的蹤影,元鏡的修為踏入太清之境,攜手解語歌浪跡天崖,看遍世間絢麗的風景,誰也不知道元鏡的目的在何處,他像是在尋找什麼,那去往南境南滄城鎮南侯府的女孩沒有了消息……
從今以後,天高海闊,任鳥高飛,攜手佳人,笑看世間紅塵俗世;浪跡天涯,臥看天際雲卷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