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化狐托世酆都報天庭小妖獻藝瑤池吹洞簫(1 / 2)

民間流傳曰:冥界有十殿閻羅,主管地府掌控冥界,十殿閻王,其名排序為: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殿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和十殿轉輪王。眾王分居地府十殿,各私其職。凡世間十惡不赦、大奸大惡的人,還有那鬼怪魑魅等,一律關入酆都地獄,永不能超生天界。

話說一日,粉紅紗帳一掀一落,清幽冷風徐徐吹入閻羅殿,驚得一夥小鬼卒們慌張近前,關起門窗。還未回身,小妖青櫻步態蹜蹜地走進。一小鬼卒猛見小妖青櫻,一襲淡青羅衫,齊齊垂至腰間,撒開滿裙香花,像謫仙下凡,又似後殿新寵蝴蝶夫人,直望得人玉色生香,嘴角流涎。

小鬼卒知此人,原是六橋外醧忘台孟婆婆的孫女,三年來,專為入獄鬼魂熬製醧忘湯,以投胎換骨。小妖青櫻芳齡十六,吹得好洞簫,曾在十殿轉輪王門下研習前因、後果,來生和轉世之道。隻因孟婆婆召喚,才專侍婆婆,協助熬製醧忘湯。小妖青櫻見那小鬼卒抿著唇角,勾眼相望,頓覺好笑。隻是未問甚原因,便直奔了轉輪王後殿而去。待近前,十殿大王攜新寵蝴蝶舉盞歡飲。

青櫻急近兩步,啟奏道:“小妖青櫻,奉婆婆之命,有一事不明,想請教大王。”

俄而,轉輪王抬眸一望,見是小妖青櫻,卑恭卑怯,伏地相報,遂問:“何事,盡管講來。”小妖青櫻聽了,輕聲道:“昨日新來一女鬼,未喝孟婆婆的醧忘湯,隻說想投胎作狐,孟婆查問前身,隻說與一相公世情未了,願幻身為狐,再回陽間,與之廝守。”轉輪王見小妖娓娓道來,恍覺詫異,問:“其相公為何許人也,既為陽間人士,此女鬼為何不投人卻作狐,是何道理?”青櫻早知轉輪王有話回問,微一哽咽,直言相告:“此相公姓章,名翠林,是秦淮江無稽崖陰山山麓章村人士,家中許一親,正是女鬼方嬈。那方嬈年芳十八,學得一手好琵琶,亦知書達理,善奉家人。不料方嬈因疾猝死,使得有緣人陰陽兩隔。方嬈感恩相公章翠林,生前許諾,若能投胎便好,若投不得,人鬼俱難存。”十殿轉輪王若有所思,心想:投胎一世,非易之事。也非人人能投胎成人。若女鬼陽間積德,亦有造化,也好使然,再報酆都大殿。隻是……青櫻見轉輪王蹙眉思辨,微有難堪,忙再道:“孟婆知凡鬼投胎一回,需按陰律受刑受苦五年,五年後,若投了人胎,還可與章相公有緣再續前恩。隻是女鬼方嬈生前有一樁惡事,照在孽鏡台上。一殿秦廣王得知,大怒駁回,提審再查,令其在陰間受刑三十年方可再轉世投胎。方嬈一想,章翠林此年三十整,若再修刑三十年轉世投胎,隻怕相公亦不在人世。思來想去,懇請十殿大王,按陰律投胎為狐,與章相公再續前緣。”

十殿大王聽了,又覺不對,心想:陰間法律,一刑之人可投胎為人;二刑之人可投胎為獸;三刑之人可投胎為禽;四刑之人可幻生為物。方嬈按陰間法律,投之為獸也罷,但為何作狐,一時思辨不清。

青櫻見轉輪王微露窘色,眸中幽光如碎碎流波,有無奈,有惋惜,亦有傷感。不料新寵蝴蝶笑道:“大王,天下四界之中,除陽界和冥水界,隻有陰界與天界可掌管人之生死。方嬈命薄,無緣與相公苟和,投人不可,投獸足以。”十殿大王蹙眉深想,回道:“三日後,是天界王母娘娘壽誕之日,陰間十殿大王、四大判官、五方鬼帝,六案功曹將隨酆都大帝前去拜賀。小妖青櫻聽命,你可與本大王同去,向王母訴清此事根源,聽候王母旨意。”青櫻愕然聽來,喜不自勝,眉開四際,笑靨浮頰。當即領命告退,返回醧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