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東有鳳凰盤(1 / 2)

夕陽剛掉下去,昏山就沒了聲響,也就偶爾一陣微風穿過嚇得連鳥都不敢多啼一聲。尋常人自然是寧願饒多十幾日腳程也不願從昏山趕路,不論是押糧的軍隊還是普通腳夫都謠傳這山裏藏著惡獸,反倒是江湖人對這種玄之又玄的說法嗤之以鼻。

凡事總會有人不信邪,不少綠林好漢仗著一身本事鼓足虎膽闖進昏山試圖找出裏頭藏得牛鬼蛇神,其結果皆是第二日不省人事躺在山腳,醒來時失心瘋般哭喊爹娘從此對昏山百般忌諱,連家裏人為他們請來消災大仙都問不出個所以然來。

當然昏山鬧成這樣也不全是壞處,想過去廣府一帶遭官府圍剿逃竄此處的一群賊寇,以為憑著人多勢眾打算占山為王,昂首闊步地踏入昏山作為一番。

其後帶兵緊追不舍的欽差雖不是個孬種,但也不想平白無故丟了性命。一個人死了無所謂,惹了山裏頭邪門的東西全軍覆沒有負皇命是要滿門流放充軍的!

於是欽差不甘心止步山門,在進退維穀的情況下唯有定時派人環山查看動靜,盤算著還有幾日得回去交差述職,實在萬不得已哪怕是黃泉路也得進去闖上一闖。

然而昏山到底沒讓他失望。不出兩日功夫,山腳下的枯樹上流匪三大當家的變成吊死鬼隨風蕩漾,翻白的眼球瞪著來往的山路,兩旁堆羅起的屍體聚成小丘形同墳包,害得一群巡邏小兵誤以為撞到了白無常收魂,屁滾尿流地逃走。

後經隨行的仵作驗屍才知道,死去的歹人沒受到任何的創傷,近四百號人皆因膽裂而死!

至此,昏山徹底淪落為鬼山,不幹淨,卻很安靜。

“死秀才,都怪你多手,如今連幾錢的酒都沒的喝。”昏山密林之中居然出現一小口,本被隔絕室外的陽光射在林中木屋上,木屋前用高低不一的竹子七零八落地圍成籬笆。籬笆之中也不知用什麼手藝雕成的石桌坑坑窪窪,連個果盤怕也放不穩,桌前一男子滋了口酒還是忍不住破口大罵。

“他們擾了清淨。”那男子對麵坐著一位極似書生的人。他閉眼碰了口酒杯又將他放下,滿臉悵然說道:“這酒,的確喝不下去。”

“你說你眼瞎了,腦子是不是也不靈光了。你看看,自打殺了那些人之後,個個把昏山傳的玄乎成什麼樣。誰還走山道?沒人走山道,我怎麼偷錢換酒喝?就是連這點淡出味的水都是我出山去拿的。”

“偷?你也說的出口?”書生對對方的話不以為意,看上去未有怒氣。

“我怎麼就說不出口了,不過話說我見的某人每次喝的挺歡。”男子搓了搓下巴,甚是有趣地看著對麵想看出點什麼笑話,“不過,說實在,萬花穀的百花釀的確不錯。這麼久過去了,那味道到現在都忘不掉啊。”

“哼!你這村夫,不提萬花穀會要你命!”書生終於稍有慍色。

“我提怎麼了,我告訴你納蘭折風,當初下棋輸的可是你,我明明要求你拿兩壇回來,你就帶了一壺,你還有臉讓我不提?!”

外人如何猜到,造就如今昏山無人踏足現象的人居然是銷聲匿跡數個春秋的“盲劍”與“殘墨”。

“盲劍”何人?有人隻知他是個瞎子,有人知道多一些:當年他獨入萬花穀偷取“百花釀”被穀主抓到,穀主欺他一介瞎子,逼他在花瓣落地前必須數清它們的數量,否則一生不得出穀。

後來據穀中女弟子傳出消息,那日納蘭折風便隻是拔劍,竟把所有花瓣收攏一堆留在地上後出門而去。江湖人不得不信,因為第二日萬花穀便放言納蘭折風若再踏入穀中半步,定會有來無回。

至於“殘墨”也的的確確是現在嗬責的那人,但江湖中除了知道他名為白落鳳之外,連他的出處都說不準。有人說他是人間第一道觀罡治觀的棄徒,有人根據他手中斷劍“墨冥”臆測他是赫赫有名魔頭血無痕的弟子……總之就是沒有往好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