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時代與進步(2 / 3)

大家都特別積極的把錢都交上了,而且還是搶著交完的。

的不得民心,這還真的不一樣。

起興這方麵的部署幾乎是沒有任何的阻礙,全部鋪開,整個起興大隊裏麵大家都卯足了勁兒去做。

因為資金到位,所以一切跟錢有關的問題都變得沒有問題。

那個年代,一個工人一個月平均都在一百左右,而起興那個時候人均收入每月都已經超過了四千。

村民們不僅僅有錢,而且還有幹勁。

總之現在的安東女人都爭著搶著想要嫁到起興當媳婦,因為結婚就能在這兒住,過好日子了。

至於說起興的女孩子根本就不願意往外嫁人,基本上就是找本地的嫁了。

畢竟在這兒,彩電,收音機,什麼的,對這些人來說,根本就不是事兒。冰箱都不是什麼問題。

而村民們有錢都感謝李默,如果沒有李默的話,他們真的沒有這樣的生活。

眼看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起興的改變一天天的出現新的變化。

首先是學校,過去是蓋了新學校不過,那已經是七年前的老校區了,這次擴建是直接把原有的舊校區旁邊的山地全都改成了新校區,新校區依山而建,從下麵到上麵甚至安裝了纜車。不然的話,學生是真的夠累的。

學校采用花園式的學校方案,纜車會一站一站的走,學生坐著纜車到站之後就可以去自己的校區。

而這裏的學校也不止一所,而是好幾所,其中有起興的專科職業學院,還有就是李默的私立大學。

私立大學叫做:青山大學。

因為是在山上,整片老牛山都是大學的範疇。

私立大學一開,就有很多的學生湧入,畢竟招牌響亮。

青山大學是有外教資質的,那個時候的人都相信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所以在學校裏麵,很多的學科都是外教執教。

當然,學費也要比一般的學費貴很多。可就算是這樣,全國各地來這兒上學的依舊不少。

這些人普遍都是一些家裏做買賣賺到一些錢的,但是成績又不是很好的學生。

他們在外麵基本上學不到什麼好東西,可是在這裏,因為有外教,而且學校的紀律極為嚴格,管理也非常的井然有序。學生來這兒之後都感覺到自己洋氣不少,不想離開學校。

他們總覺,來到這兒上學好像是來到國外似的。

因為這裏還有很多的國外的留學生。

這些留學生,李默海外大學的交換生,他們就是念不起書,但是成績還算可以。

李默的大學收留他們之後,減免學費,但有一個條件就是要在國外念幾年書。必須要聽學校調遣。

所以不得已,隻能來到起興這邊上學。

就算是不願意,也得忍著。

好在是有大學城計劃,這裏的生活對他們來說並不枯燥,也不會覺得受不了。

總之生活不是問題。

所以這些來自國外的窮學生,就變成了李默的一個廣告。

畢竟學校裏麵到處都是各色皮膚的人,在八零年代末,這可是很難看到的。

僅僅一年的時間裏,因為這裏有外國的學生一起讀書的原因,青山大學一下子火遍了全國!!

投資的成績出來了,李默坐在辦公室悠閑的看著報表。馬翠蘭滿臉笑容的走進來,她拿著一張表格進來說道:“你在這兒傻笑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