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男兒皆是負心薄幸。靈兒,你莫要相信他們的甜言蜜語,唯有娘才是你生命裏的真。”
她握著我的手,那麼緊。眼裏是強烈的期盼。我不會忘記那一天我震愕失望的心情,然而當看著她的目光,我還是不由自主地點了頭。這是我從童年開始便習慣了的選擇。我從不反抗父母。
我的母親從小便對我嚴加管束。我身邊的丫鬟嬤嬤們都是由她仔細挑選而出,閉門不讓我見任何除了父親之外的男子。包括我的兩個比我年長得多的哥哥。我自小便奇怪於這一切其內隱含的古怪意義,然而我不懂,也沒有仔細去想。哪怕隱約看著牆壁外的世界我還是會憧憬期盼,然而我仍隻是坐在小院內,獨自過自己的生活罷了。
第一次意識到她對我如此管束的意義究竟何在時,是我五歲準備學字的時候。隔著屏風我聽到她和父親的爭執,她說:“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做什麼!又不能上京考狀元……!”
“你懂什麼!”父親厲聲道:“我易家世代做官,人人是秀才!個個為舉人!不論兒女都是滿腹文才,由此享譽江南!你看我的姐姐妹妹姑姑們,學問都不在我之下!”他繼續辯駁道:“況且女兒讀書怎無用?我的姐姐妹妹雖已出嫁,但都是在別人府中備受禮遇愛戴,數十年出嫁他府仍獲夫君敬重喜愛。那些無甚學問的姬妾們何以如此?這也關係得到女兒一生的幸福啊!”
說著他歎息了一聲:“你也是讀過書的女子,怎忍看著我們唯一的女兒……”
母親和父親一番爭執後獨自回到房間,看到我愣了一愣。我看著她,然後叫了一聲:“娘。”她的淚便突然流了下來,走到我的身邊來。
“靈兒。你……願意、願意念書嗎?”
我看著母親淚流滿麵,感覺著她把我擁入懷裏,啜泣著撫我的後腦勺:“娘親實在不想看你學那些東西。書……都是害人的……但是你的父親他、他……”
“我不想學。”我乖乖地說著。那時的我還不知道書中有多少好東西呢。而聽著我的話,母親卻是傷心更甚。
“真是我的好靈兒……”她望著我歎息道:“不過……你爹不會答應的……靈兒,這也是你的命。你生在這樣的家庭裏,娘親實在無法讓你爹放棄教你念書的機會……”她冷冷地說著:“也隻能如此了。哪怕……與其日後嫁一個負心的才子,還不如嫁一個忠於你的村野莽夫好。”
我拉住她的手:“娘。我去跟爹說,說我不讀書。”
她的淚水在眼角幹涸,接著撫摩了我的頭發:“傻靈兒。你這麼做隻是會討你爹一頓罵罷了。”
.
就在父親打算為我請師傅的時候,他們又開始為我應該看的書而起爭執。母親十分堅持地說:“別的我不反對!但是《詩》不是個好東西!不能給靈兒看!”
“什麼叫做《詩》不是個好東西?”父親很厭惡地望著她:“虧你認了那麼多字,讀了那麼多的書,連《詩經》的意味都品不出來!像你這樣的母親留在靈兒身邊能對她做個什麼好榜樣?”
“我不想做她的什麼榜樣!”母親怒道:“我隻要我的女兒幸幸福福地過完她的一生,其餘的……”
“幸幸福福地過完一生?多識幾個字她就不幸福了嗎?能夠讀懂詩歌裏蘊藏之意就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情!你夫君我活到現在仍然覺得書中其意境無窮,怨己不能有八百陽壽參透書中黃金屋!靈兒能夠讀書識字,是她幾輩子修來的福氣!你這個讀過書的娘卻為此而感到不願意!”
由是我在父親的強烈反對下,和與我差不多大小的姑娘們一同坐在水榭裏,在這書香世家的文墨傳統裏得到了讀書的權利。
那時的我從父母的爭執中得知了《詩》這本書——這是一本不好的書罷。我這麼想。但是我想我的本性就是一個富有好奇心的孩子,雖然我不想看到父親母親傷心,雖然我不想忤逆他們的命令,然而對那個陌生的世界,母親的嚴格管束隻是越發激起了我的好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那個夏天,教我書的顧先生在一片荷花香味中為我掀開了書頁。搖頭晃腦地讀著:“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我懷著膽怯、反感與好奇望向那書本上的白紙黑字,然後在顧先生的讀書聲中,他耐心的逐字解釋中,那暈黃背景裏的窈窕淑女與君子,便如同一抹明媚的曙光,遙遙射進我的印象……
光華流轉。
我對《詩》的好奇從最初“惡”的好奇轉變為“美”的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期望顧先生把後麵的詩篇講給我聽。我不敢問姑姑和表姐從姐們,其餘姐妹們都與我同時學這本詩集,懂得也不多,而除了她們之外我再不能問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