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蛙聲一片(1 / 2)

榮華富貴過雲煙,歌舞升平醉長街。兒時哪知世事艱,離歌夜罷蛙聲起。

一片蛙聲中,榮哥兒想起了往昔。

坐在自家潘樓的屋頂上可以看到遠處星星點點的萬家燈火,三月是個好時節,邊城的油菜花已經開了,在傍晚泛濫在遠處的郊外。

“唉,又聽蛙聲連夜起,不見故人共舉杯。”

榮哥兒將手中的米酒端了起來,輕輕的嘬了一口。

傍晚的微風拂過他那俊朗的臉,到額間才發現有一刺痕,給俊朗的他帶了一絲怪異。

隻有在一個人的時候,他會露出右上角的印記。

一個人總會在過去留下痕跡,或者過去的往事給他留下印記,有時想忘卻不是那麼容易。

月色是朦朧的,酒是喝不完的,風很急。夜漸深。對月獨飲,他看著星星燈火獨自飲酒,在每年的清明前,開花的時節。也許榮哥的心中總是裝著很多人,可能也並不想裝很多人。

從離開繁華錦繡的京都算起,上潘樓的屋頂聽蛙鳴已經是第十次了。

榮哥兒每次總是免不了喝點,雖然他並不喜歡酒,可是潘樓偏偏是邊城最好的酒樓,有最好的美酒,聽人講是潘榮兒,從京都帶來的祖傳秘方。

手中的米酒,卻不是自家的春釀,是從向東五裏處,黃四娘家打來的。潘榮從不喝自家的酒,但是每次出窖,百米之外就知道酒好不好。他隻需要說,好與不好。無需廢話,潘九就明白他的意思。

“潘九師從酒王李,月下夜半也輕嘬。十年歲月不老心,言寡不談塵俗間。”

潘九也是個有趣的人,跟隨榮哥兒數十年,已是知天命的年紀,榮哥每次都會在清明前問他。

“九叔,你覺得人最需要的什麼?在這個世上活了這些年,怎麼有些事情總不明白?”

臨了,還得加一句,“潘九唉,潘九,這麼多年,還是你釀的好,比你哥要好的多,可惜我不喜歡喝江湖這碗酒。”

潘九,總是默默不語。看著自己的洗的陳舊灰白的袍子,隻輕聲說道:

“榮哥是醉了,且去睡吧,俺在您放心。”

今夜依舊,榮哥兒在潘樓的房頂下去,到了二樓的臥房,碰到了潘九。

“九叔,昨日的酒不夠味道,需要加梨花了,今年的梨花分外的好,定是個好年景”

潘九從作坊剛剛走出來,看著榮哥的二樓的身影,聽到了榮哥輕飄飄的嗓音。

“榮哥兒,昨日的酒是幾個青樓女子定的,要作甚藥引子,所以淡了些。梨花釀,是好引子。”

榮哥道,“冬去春來,花滿了人間,做甚藥引子,總是落了俗氣,也罷,不落紅塵哪裏來的這梨花酒的清香,雅俗就如同這江湖,也不知道誰是誰的引子,誰又是誰的下酒菜,潘叔,今年清明,我要你幫我,梨花每年都開,今年我要做最好的梨花釀”

潘九有些遲疑道,“做酒談時機,什麼時辰放什麼,什麼時辰不該做什麼,榮哥兒,您比俺清楚,去睡吧,您要什麼酒,我都給您做。”

潘榮神色一變,又有點愧疚道,“九叔,我還是喜歡黃四娘家的甜酒。味道好像我娘做的酒,可惜了,總覺的差點什麼。”

潘九,微微一笑。

“未曾吃過林娘子的酒,不過黃四娘的酒,俺覺得沒有酒的味兒,吃起來像小兒喝的東西。”

榮哥道:“四娘的酒自然是好的,雖無酒力卻也不失酒味,有的人喜歡醉飲,我也喜歡,也許這世上從來沒有不醉人的酒,隻有想要醉的人。”

潘九不言,坐在大堂的木製長椅上,看向了窗外,仍是一輪圓月,不那麼朦朧了。隻是自己拿出了黑色的酒葫蘆,扒開塞子,飲了一口。看著榮哥道“酒不醉人,人自醉,多是如此罷了,明日午時,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