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道題超綱了1(1 / 1)

李恒歎了氣,直接繞過瓷板不去看,接著看下一個拍品。

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李恒就傻眼了。

這就超綱了,李恒這這個東西頓時心裏也沒底。

這主辦方也實在是……竟然連外國的東西都能搞到手?

李恒伸出手碰了一下刀,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竟然有種涼涼的,有種鋒利的涼意。

那是一把長約一米上下的刀,刀身和刀鞘都是帶著微微的弧度。

這種冷兵器,也算是在所有古玩德眾最冷門最稀少的一個冷門,主要是想拍賣,國家的章程規則也不會允許拿出這種東西出來賣掉的。

李恒把刀抽了出來,將通身銀白的刀刃清楚地展現在眼前。

整個刀身十分纖薄,刀體光潔如鏡,刀刃也呈現一種獨特的紋理,厚度也從護手處逐漸由厚變薄,越是接近刀尖就越鋒利弧度優美流暢。

李恒仔細地把手中的刀鑒賞了一下,也伸手敲了一下,摸著觸感細膩,側耳仔細聽著刀身回傳的聲音。

靠近護手的回聲十分渾厚低沉,刀尖的是清脆的聲音,應該是在鍛造的時候經過了幾百遍手工折疊捶打。

刀身上還有銘文,寫著“大永三年二月日”、“備前國住長船與三左衙門尉佑定”。刀鞘也是通體金黃,那些配件都是鍛造鎏金。

僅僅隻是這麼簡單的一把刀,鐵也隻不過是個冰冷的物件,再加上那個國家獨特的美學組合在一起,就如此極盡華美,雍容華貴。

李恒端著這把刀並沒有放回刀鞘之中,試圖找出更多什麼東西。

同一時刻,牛雲峰的眼睛轉了一下,落到李恒身上。

他這個時候也沒有什麼心思,一門心思就專注盯著李恒身上和那些工作人員有沒有搞那些小動作。

不過牛雲峰頓時有些失望。

被牛雲峰盯梢的李恒渾然不知,把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眼前的這把島國刀身上,最後還是暗暗歎息:“這道題,超綱了,還是我學識太過淺薄,太過把自己禁錮在條條框框上了!”

悄悄地打開了透視眼,準備用神石去作弊。

將全部的精神力集中在眼睛上,凝神看向那把島國刀。

“這把刀是島國大永三年,相當於明代嘉靖二年,刀身弧形偏向上方的位置形成先反,正是島國室町時代的曆史特征……”

島國刀銘法甚多,刀的名字一般是刀工居住的地名加刀匠名,從一二字銘至十幾字不等,而依據刀裝所飾德川家族三葉葵族徽,可以推斷,此件精致的刀裝為德川江戶時代所作。

葵紋本來是京都賀茂神社的神紋,信仰加茂明神的豪族就把葵紋用到了自己的家紋上。

島國刀是武士身份的象征,也常作為宗教信仰所供奉的聖品。

鍛造島國刀的刀匠從來不把他們所製造的刀視為武器,他們不僅追求刀作為武器的實用性,而且講究刀的藝術美。

每次在鍛造刀之前,他們都會進行一個十分神聖的儀式,刀刃的的刀紋往往都可以通過精研創造出無數個細膩的刃紋,如雲彩、高山、花朵或海濤等。

“……從美學意義上,極具收藏的價值,簡直在六千萬上下。”

李恒聽完,也在暗暗咂舌。

沒想到這個神石懂得還挺多的,而且光是這麼一把刀,就有那麼多說道,甚至不得不佩服島國的美學,連這麼點平常人都不會注意到的細節都要講求到極點。

果然追求藝術,追求精致這一點是不分國界的。

“原來這個武器也有那麼多講究啊?”李恒想道,也沒有有什麼遲疑,直接把那把刀給放回了刀鞘中。

把刀收回去之後,李恒的目光落到第四件……

第四件是個滿綠帝王綠的翡翠擺件,大概有一隻小臂那麼高,相當精致小巧。通體晶瑩剔透,應該是個冰種的。

市麵上經常看到的福祿壽三足爐大多數是常見於青銅器,或者是銅鎏金,再是瓷器,很少會見到這麼一個冰種滿綠帝王綠雕刻而成的福祿壽三足爐。

不管怎麼看,這塊冰種滿綠帝王綠翡翠都相當完美,隻是……

看完了一圈以後,李恒這才直起腰版,揉了揉自己的腰,自己的腰也因為長時間一直保持著彎腰的姿勢而變得有些酸痛,不得不感歎一下自己果然是很久沒有好好運動了。

就這麼個動作,長時間保持就不行了。

這種古玩鑒賞起來相當的累人,不過李恒卻是相當樂在其中,十分享受鑒賞古玩的感覺。

這個看古玩本身就是一種細致入微的活兒,甚至到一分一寸都不能放過。

李恒先是自己上馬,又是用神石作弊的,也堪堪隻是在這個六十分鍾的時限裏一件件看完。

幾個人紛紛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端著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坐在椅子上,等著接下來要看郭東成要怎麼出個怎麼才能比較高下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