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戰者不言戰戰則必勝,而戰卻又不打無準備之戰。彌賽亞,有熊國之子。被上天選中的人。勇氣與智慧的化身。彌賽亞幼年生活在戰亂紛飛的年代,自己的國家與臨近的國家正在經曆長達數百年的戰爭。彌賽亞和其他幼童必須服從國家的安排,從小進入軍營生活。年幼的彌賽亞經曆無數體能精神上的錘煉,在童年時期就成為了聖戰士。也目睹了自己的夥伴戰死沙場。就這樣在15歲的時候已經戰功赫赫的他,卻並不滿意自己的生活。每天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正是這份謹慎讓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攻防戰中生存了下來。
生性謹慎的他,常常陷入無盡的思考當中。是什麼原因讓人們反目成仇。為了食物?為了女人?為了權力?僅僅而此嗎?生命的意義就是戰鬥嗎?這樣的問題一直在腦中縈繞。不過他也並沒有對自己的努力懈怠。他隻不過是長期以來,戰爭中遺留下來的毛病,多疑。他雖然每天照常做著軍隊訓練,學習戰法,兵術。但他相信這場戰爭終究會結束的,而自己會站在勝利的一方。至少在戰死之前每個人都是這麼想的,熱血卻又帶著一絲悲壯。
這場戰爭已經無休止的進行了數百年,兩個大國早已經傾盡國力,隻不過是在苟延殘喘。在這個冷酷的時代,這裏大部分人在洗腦與被洗腦中度過。戰火從東海一直燒到了西山。這是一場南北之間的較量,雙方各霸一方,地大物博,使周圍的小部落望塵莫及。不過大國也不斷遊說在西邊的一個山上民族,叫做犬戎氏。他們處於群山峻嶺之間,位置險要,個個都是踏雲撥霧的山間仙者,在雲中穿梭的仙者,自然不願意過問平原人之間的糾紛。而語言也極其稀少,由於長年仙居在山間,這些人皮膚勳白,惜字如金,與平原人也很難對上幾句話。西山人幼年發色透明,成年金黃,壯年與老年則化為白發,南方稱為“胡仙”,北方叫做“白猴”。不過這裏也是難得的世外桃源。也是叛軍以及逃兵避難之處。由於茫茫叢山難以尋覓,按照慣例,南北兩個國家時常也會派一些隊伍駐紮或者執行一些搜尋工作。
不久前西山叢林之間有一顆隕石落下,伴隨還有震耳欲聾的巨響,燒毀了大片叢林。原本一望無際的叢林,被燒得隻剩望不見盡頭的山石。此時驚動不小,民間可炸了鍋,傳言是上天降罪與世人。西北兩國都不約而同的停了戰,派出精銳前去打探。年輕的彌賽亞被指派前往。
“師父,我們為什麼要打仗呢?”年輕的彌賽亞終於向馬背上的師父問出了這句話。
年長的師父先是睜大了眼睛看了看彌賽亞。然後又平淡地說道“當然是為了生存,為了擊敗敵人,敵人就像叢林中的野獸隨時會侵犯我們。我們要不遺餘力的去戰鬥否則就會失去一切乃至生命。”
彌賽亞還是很困惑,看著手中鏽跡斑斑的鐵劍。
師父繼續說道“敵人雖然像野獸但不是野獸,是因為我們無法與他們交流,才會產生敵對。南方人說著讓我們聽不懂的語言,很多使者都被辱罵了回來。而他們的使者也極具挑釁,兩個國家自古以來就互相看不慣。”
聽到這,彌賽亞陷入了深思,天下如此之大,為何就不能容下下對方呢?彌賽亞與師父一行人行進在被燒得光禿禿的荒野之中。他們的任務就是要找到火光爆炸的中心點,以及對整個災害損失做出評估向國家彙報。
四處逸散著燒焦的味道,很是難聞。師父見彌賽亞垂頭喪氣就忍不住用長杖輕輕錘了捶他的頭,說道“賽亞,你是第一次來西山,在這裏不要像平原那樣拘束,在這裏你可以想幹嘛就幹嘛,就當雲遊來了,不過凡事還得聽我的”師父笑了笑對彌賽亞說。
彌賽亞早就開始厭惡起那場戰爭,這場殘酷無情的戰爭,讓人心惶惶。大部分人從出生就被安排好了,淪為國家的戰爭機器,一直到死去。如今漫步在荒山野嶺中,難得享有一次大自然帶來的平靜,讓人心中不由的愉悅了起來。來到這裏仿佛一切都不重要了。
“師父,我可聽說這西山叢林裏有長著翅膀的能吃人的妖怪!”賽亞說。
“恩,還有呢?”馬背上的師父看著賽亞。
“還有就是他能噴火,頭像鱷,喉似鸚,雙翼張開能遮天蔽日,最重要就是能模仿女人的慘叫或者呼叫聲,引人前去營救,時而騰空飛起,時而隱秘觀察,是一種極其詭詐的神秘生物。”賽亞一邊行路一邊說道。
師父說:“你了解挺多啊,不過這片叢林燒得空空如也,想必此物也無法躲藏了吧“
“不,師父,正因為此處被燒了精光。此時,我們在明,它在暗。加上此物行動極快,如果此時來犯,四下無處躲藏。隻能硬對啊。師父!”
師父看了看彌賽亞,心中真是感概。這個年輕彌賽亞陪著老師父走過無數次的山頭,竟然學會了分析地形,自己倒是忽略了這個問題,放下了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