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日豔陽四射,桃花春風,整個王府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麗嬋的爹,大清王朝的第14王爺,坤憲貝勒爺正在滿臉喜悅地跟著自己的親朋好友斟酒喝茶,笑談著自家兒女的賞心樂事。
有人恭維:“坤憲弟,你女兒麗嬋今年也有18光景了吧,該是給她選擇嘉婿的時候,不知嘉婿的人選是否塵埃落定?額下有一人選,十分適合你女兒,正想與君商酌。”
“嗬嗬。”坤憲人未語聲先笑,一談這個女兒,渾身都來勁,不管眾人誇她女兒多少都不過分,甚至以此逢迎溜須,也不覺厭惡。真正的愛女心切。時下重男輕女十分普遍,而坤憲卻能為麗嬋一反常態,其實皆因這個女兒的出眾拔萃,卓爾不凡。麗嬋不僅天生麗質,比美人還要美上十幾倍。而且知書答禮,曉通今古,詩琴書畫,樣樣精通。10歲即能和城裏的名流高士對詩,且對答如流。15歲便能做文,且精彩絕倫,引來名士一片溢美之辭。這個女兒,生在普通人家,倒也罷了,隻能說是人家的造化,但她偏偏又是位王女,身份嬌貴,地位顯赫。美貌、才華、身份,全齊了,而且還是上上等,這個女兒,無論嫁給誰,都隻能說是下嫁,能配她的絕無僅有,空前絕後。
正在王爺和大家為這個女兒的婚嫁談論得意洋洋之際。一聲“麗嬋小姐來了。”飄然入耳,引得眾人不禁紛紛引頤張望,爭著一睹這位曠世美人的芳容。
那麗嬋梳著時下正流行的發髻,並著一枝翡翠色的琉璃簪子。額前是齊平的一縷劉海。劉海之下是水汪汪的一雙大眼睛,而且這種大也是一般人所難以企及的,能把裏麵的那一絲絲勝如春光的神韻全倒出來,晾在每個觀客的麵前,叫人過目難忘,甚至看得屏息凝神。而且麗嬋這種古典之美不僅來源於她的長期飽讀詩書,注意修煉,更是一種與身居來的貴族氣質在起作用。
當眾人在觀賞一副畫般地欣賞著麗嬋的美時。麗嬋已經開口說話了:“各位貴客,遠方來臨,久候,久侯,這幾天來麗嬋的婚事讓大家勞心費神了,久假時日,麗嬋一定帶著如意夫君慰問大家,多謝大家一片好意。”
真正的擲地無聲,麗嬋簡單的幾句話就已在心理上擺平了大家,讓人們看到一個美麗驚人且知書答禮,說話得體的女孩。
而此時的坤憲貝勒爺也為女兒的落落大方而感到無比得意。他“嗬嗬”地笑著,用手對著大家指指點點,“我女乃一代佳人,自古佳人配才子,各位是才子的,或者有才子的,可以報上名來,讓女兒選擇良婿佳偶。”
聽父親這麼開放地說話,連麗嬋本人也不禁臉頰撲紅地害羞起來了。
這正是父親的一片苦心孤詣,大概就連麗嬋自己本人也不知道,這偌大的王府其實隱藏的是不堪一擊的脆弱。就在幾天前,八國聯軍將京城的幾大王宮席卷一空,並付之一炬。各王府的一家大小,從主人到仆人,都亡於逃命,逃避洋鬼子們的尖刀利槍,哪有心思給自家的小姐公子們相親。
而這個貝勒爺卻是與眾不同。不僅遠離王宮,而且遠離京城,在南方一處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的城市駐紮生根多年。雖然頭銜還是王爺,其實身份卻發生了的質的變化。憑他的智慧和能力,多年經商修成正果,擁有當地最廣闊的園林田地,也擁有當地最值錢的商鋪店麵。他已成為不折不扣的商人,而且還是富甲一方的商人。再加上常年不與京城王朝聯係,當地的人們幾乎淡忘他的王爺身份,隻知道他與當今王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而且王府的擺設作派都與王宮沒有兩樣,而他家那最美麗的姑娘,人們也都稱之為麗嬋格格。
也正是自己總不忘自己還是王朝的一份子。一旦風雨欲來時,王府的上上下下都慌亂了手腳。麵對外敵對王朝的肆意蹂躪,有人說帶上值錢的銀兩逃到歐洲北美,也有人說歐洲北美都是洋人的天下,自己跑去等於送命,不如典當家產,到一處更為偏僻的地方過一種不為人知的隱居生活,衣食無憂應該沒有大礙。總之你爭我吵,說的都是一大通如何保命的廢話。最後貝勒自己的也煩了,也是在最煩的時候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把麗嬋嫁掉。隻有給女兒一個穩定歸宿,才對得起自己的一片良心,而不是隻顧自己逃命,而忘了了兒女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