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南城微低下頭問夏瀟:“我們,誰比劃?”
他說“我們”的時候,帶著輕微的鼻音,加上這個詞裏渾然天成的親昵,一個普普通通的詞聽起來無端地動聽。
你比劃我猜考驗默契,也考驗兩人的生活圈和接觸的事物是不是相近,比劃的那個人需要動多一些腦子,於是夏瀟說:“你比劃。”
劇組裏的其他人按順序紛紛上場比賽,有的隊比劃起來略顯笨拙,笑料十足,逗得場下的觀眾們哈哈大笑,有的隊頗有默契,像鄭穎這一隊,三分鍾內也能獲得猜對五道題的好成績。
最後到了夏瀟和段南城這一組。
夏瀟背對著屏幕站好,段南城麵對著她,主持人一聲令下,大屏幕上顯示出第一個詞,計時開始。
段南城做出右手拿著一個物品,左手同時在撥弄什麼東西的姿勢,表演完畢後,他似乎又表演出另一個人,坐在剛剛他表演的那個人前麵。
夏瀟皺起眉,不太確定地問:“……除草噴霧?”
主持人:“不對。”
段南城又指了指自己的右手,示意猜的是他的表演裏右手上的物件。
他的表演是個小場景,而要猜的這個詞是場景裏的某樣小東西,若是不夠了解段南城思考方式的人,可能會覺得無從下手。
夏瀟又立馬嚐試猜了幾個詞:“小風扇、補水噴霧、除蟲劑?”
主持人:“都不對,兩位默契貌似還有待提高啊。”
夏瀟看著段南城的動作,忽然福至心靈地說出另一個詞:“吹風機。”
主持人:“答對了,下一題。”
夏瀟明白了,原來段南城表演的,是他們曾經一起經曆過的那些場景,比如之前,她就拿電吹風幫段南城吹過頭發。
下一個題顯示在屏幕上,段南城又接著比劃,這次他做了一個縫東西然後打結的姿勢。
夏瀟:“穿針引線?”
主持人:“不對。”
夏瀟:“雛菊?”
主持人:“也不對。”
夏瀟:“鞋帶。”
主持人不由得驚訝道:“南城這麼比劃,笙歌你是怎麼才到的,等一下一定要告訴我們答案。”
別人自然不知道,因為段南城比劃的是他見過的,她用鞋帶穿過撕裂的衣服,再打了個結以挽救這件衣服的那一段往事。
知道段南城的比劃方式,夏瀟猜得愈發地得心應手。
猜到的題越來越多,用時也越來越短。
“橘子。”
……
“極光。”
……
“陰影。”
“大海。”
很快,在台下觀眾一陣又一陣的驚呼聲中,三分鍾很快便過去了。
主持人歎道:“哇塞,這真的是太厲害了,盛夏組合一共回答出了八道題。”男女角色名叫戚淺夏和沈青,於是可愛的網友們便稱他們為淺夏組合。
夏瀟笑:“南城哥哥很厲害,表演得很到位。”
剛剛兩人這種看似不太準確,而夏瀟卻總能抓住方向猜的答題方法勾起了主持人的好奇心。
她采訪夏瀟道:“我們都很想知道,剛剛鞋帶那道題,笙歌是怎麼猜出來的,雛菊和鞋帶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