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抗戰篇 (引子1章-7章)
第一章 日艇闖淮
“親親你淮河水啊!
自西向東流哦!
流過我的家鄉,
那個河南喲!
長在這兒的人哪,
生活它不一樣哦!
你想吃那幹飯,
我想吃饃饃喲····!”
清亮的歌聲回蕩在淮河水麵上,伴隨著東南方向隱隱的隆隆聲。準確地說,歌聲是從豫南淮河南岸一個叫“王鱉氹”渡口的地方傳來的。這是個十六歲的俊俏姑娘正蹲在一麵大水車旁邊的一塊大條石上,邊洗衣邊大聲歌唱,象是有啥高興事憋得忍不住似的。
當姑娘唱到末尾一句時,河岸上跑下來一個十八歲的小夥子,樣子憨厚而又有點靦腆。小夥子衝到窄長而厚重的大青石上,上氣不接下氣地喚她:
“水秀!快收了衣裳回家呀!聽說日本鬼子打到潢川城了!”
正洗到興頭上的姑娘手沒停下來,隻是回頭一笑問:
“大牛,你聽誰個瞎說的?”
小夥子站在大青石頭端急得直招手:“是宋得發家的看門老頭駝爺講的!剛才他還在全村敲鑼喊活呢!宋得發家裏不是有台收音機嗎?國軍的女播音員在那洋玩意裏麵給他家傳的話。駝爺怕小鬼子來滅村,滿村子裏跑著邪哇,提醒全村人趕緊鑽紅薯窖裏躲兵災呀!”
那姑娘似乎比小夥子膽大,依然不動身。她抬手指著下遊方向的河麵說:“大牛,你瞧瞧那兒!人家河北邊的厐家幫還在唱船戲呢,哪有日本鬼子的動靜呀?”
小夥子坮頭遠望,果然見到那隻一慣在淮河裏橫衝直撞的“蟹殼”船正向這邊劃來。船上,又是敲鑼打鼓,又是載歌載舞,好不熱鬧!小飯子不由開始懷疑自己聽到時消息是否可靠,因為他也曉得,這豫南一帶,不管發生多大的事,普通老百姓不曉得,威震江湖的龐家邦必定知曉,人家到處都有眼線,能不曉得外麵發生的大事?
就在他納悶之際,下遊的蟹殼船已經近了,船頭上的歌聲也越聽越清楚,就連那個賣力拚唱旳妖豔女子也越看越清晰了。這是個身材超好的女子,藝名叫“十裏香”,是今年春上龐家幫大當家龐克首的小老婆“一夜香”到光山淨居寺趕廟會邂逅認的幹妹子。此刻,十裏香正浪聲騷腔地演唱淮河一帶的俗曲《姑娘十八誇》。那歌曲的大意是:
一誇姑娘的長頭辮囉,解開了黑溜溜的象烏雲喲!
二誇姑娘的瓜籽臉囉,象那水裏怒放的荷花瓣喲!
三誇姑娘的柳葉眉囉,又彎那個又長象那蝴蝶須喲!
四誇姑娘的秋波眼囉,
象那豆腐腦裏丟對西瓜籽喲!
……
歌曲雖流俗,但經十裏香一演繹,不僅字正腔圓,而且唯妙唯肖,因她在唱的過程當中,總是用纖纖玉指隔著旗袍自摸著身體的性感部位,摸得自然而不做作。一般的歌女,唱到這般俗曲,很難達到這般境界。也正是她的卓爾不群,很快在這一帶贏得了“淮河岸邊一枝花,香飄十裏到我家”的讚譽,這也恰是龐克首夫婦鐵定要拉攏她的原因。
水秀聽到這段浪曲,氣不忿地對大牛講:“我們窮家人一年到頭的辛苦,想吃頓大米幹飯、大白饃饃都是做夢的事!龐家幫的人不行正道,吃香喝辣的不說,還恁作樂講排場,世道真是不公!”
大牛卻指著東南方向傳來的隱隱的隆隆聲不安地嚷道;“水秀!快別嘮叨啦!你沒聽見潢川那邊有大動靜嗎?別是日本鬼子真地打過來了?要真是日本鬼子打過來了,隻怕你連大米飯、白饃饃的夢都做不成了,還能想著它們流口水?咱快收拾衣裳回家吧!”
水秀還是沒動身,撅著小嘴慎怪大牛:“你真是一頭笨牛!沒聽過何金嗓唱皮影戲呀?那戲裏都講,當兵打仗,專攻城池。日本鬼子真要是打到潢川城了,那也是從潢川城到信陽城,是個“過山風”,不會衝咱鄉旮旯來的”。
大牛覺得水秀講得有理,就不再信聽過的“謠言”了,他也過來幫著水秀擰濕衣裳。水秀則神秘地問他:“唉,大牛,昨兒個咱大托大川哥給咱倆說親事,你高興不?”
大牛臉一紅,吱吱唔唔地說不囫圇:“我……能不……哎!就是……覺得……那個……別扭。”
水秀急了:“你別扭個啥呀?”大牛撓著頭皮,難為情地解釋:“咱倆是哥妹,咋著能變成小倆口呀?”水秀“撲哧”一聲笑了:“我姓周,我大叫周大山;你姓宋,你大叫宋老黑。我大十年前在淮河裏捉了一條十二斤的紅鯉魚,被龐家幫的龐克首奪魚打成了重傷,當年就過世了!大在落氣前,把我托付給你們宋家,當了你大的幹女兒,還許下遺囑,說等你們宋家把我養大了,就嫁在你們宋家當媳婦。趕上這事,你個憨牛不高興的要死,還犯別扭?大牛!你腦袋發燒作冷啦?”
一對發小正說著,突然河岸上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二人抬頭一看,沿河岸由東向西跑過來三個騎馬的人。三人頭戴鬥笠,一樣的黑衣黑褲,領頭的腰間插著駁殼槍,後麵兩人背著步槍。三騎跑到王鱉氹邊,見有兩人在河邊洗衣服,領頭的大聲喊道:“小夥計!小姑娘!快別洗衣裳啦!日本鬼子都打到息州縣城啦!他們的汽艇大隊很快就衝過來了!快回家逃避兵禍呀!”喊話之際,三人紛紛跳下馬,朝大水車跑過來,不由分說,跳到大條石上就來拉宋大牛和周水秀。
宋大牛甩開領頭的手,生氣地說:“你仨個想幹啥?光天化日的,就敢放搶?”
腰別駁殼槍的領頭一愣神,忙解釋:“這位小兄弟,你誤會了!我仨個可不是打劫的土匪呀!我們是共產黨遊擊隊的人。我叫羅應謀,”他指著一個粗眉大眼的和一個圓臉貓眼的輕壯年人介紹:“這位叫孫廣義,那位叫張大貓。我們正在淮河一帶偵察日軍的動向。一個時辰前,我們就發現一大隊日軍沿著潢河向息州縣城開進,在入淮口彙合安徽方麵的日軍汽艇大隊,正向這邊移動。你倆快別再洗衣裳了,趕緊回家躲兵禍吧!”
宋大牛上下打量著領頭人,見其人麵目俊朗、氣宇軒昂、舉止有禮,不象是凶神惡一、、強盜,再想想駝爺的喊話,心裏開始確信小鬼子打過來的事不僅可靠,而且麻煩了!憨憨的他忘了說句謝話,搶過水秀手裏的盛衣木盆,拉著水秀就朝岸上跑。他倆繞過緩坡處的“王鱉氹”,朝著他們的村莊宋廟村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