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軍刀出鞘二)(1 / 3)

我爬到了山腳下,看到“蟈蟈”和“甲殼蟲”、“蟋蟀”還有戰區的兩個人,他們幾個聚在一起在嘀咕著什麼。

“誰找我?有什麼事”?我把頭伸進他們的人堆裏說。

“‘螞蚱’,剛剛就地圖和地形不匹配的事,我問了戰區和社情小組的同誌,他們說是這裏經常有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山體有流動,地形有變化,我們的地圖太老舊了,唉”!“蟈蟈”歎了口氣,伸手從我胸前的口袋裏拽出了地圖嗤之以鼻的苦笑著。

“我們以前訓練用的不都是這個版本的嗎?怎麼到這裏就不管用了?這個問題誰給我們解決”?我皺著眉頭嘟囔著。

“這個問題回去我們要向上級反應,地圖跟地形不匹配可是大問題,很可能會直接影響我們執行任務,這要是因為地圖出了問題而影響到我們執行任務,出現了人員的傷亡,我看誰能負的起這個責任”?“蟈蟈”從頭上抓下85式軍便帽,狠狠的摔在膝蓋上。

我們也配發了鋼盔,但那個鋼盔的帽帶勒的很難受,還是單邊的帽帶,劇烈運動時還會歪七扭八的,有時還會影響視線,要不停的用手去扶正,很礙事,尤其作為通信兵,戴著耳機就戴不上鋼盔,鋼盔就容不下耳機,所以我們都不喜歡戴鋼盔,都戴85式軍便帽,有什麼事了就手就揣兜裏了,很方便,緊急情況下還可以擦槍用。

“你們別急,這個問題之前其他部隊也反應過,我們已經向上級彙報過了,軍區答複已經派航拍大隊的飛機過來航拍了,但從航拍到放大比例,再到地圖的印製是需要時間的,什麼時候能印製出來,這個還不清楚,我們再反應彙報,再催促一下。。。。。。”。戰區的一個幹部擦著腦門上的汗說。

“那雷區怎麼辦”?“甲殼蟲”問道。

我一臉納悶的問:“什麼雷區”?

“你來看,這個位置”。“蟈蟈”把他的偽裝鬥篷搭在我們幾個人的頭上,按亮手電,把地圖展開,指著地圖上我們這個小山包前的一片開闊地對我說。

“‘甲殼蟲’他們去埋雷時發現,這片開闊地裏有雷場,但是我們的地圖上沒有標明,也不知道是誰埋的?雷場麵積有多大也不知道?有多少雷?什麼雷也不清楚?他們發現有地雷就撤了回來,也沒敢埋雷布置防線,多虧了‘蟋蟀’發現的早,連‘甲殼蟲’都差點踩上雷,著了他們的道”。“蟈蟈”拍了拍“蟋蟀”的肩膀,算是獎勵,“蟋蟀”這個大草原來的漢子害羞的把頭縮了縮。

“這裏換防的部隊太多了,誰來都布置一次防線,我們也埋,越軍也埋,都搞不清楚是誰埋的了?加上泥石流的衝擊,地底下的東西都翻到了地麵上,地麵上的東西又壓到了地底下,地雷也隨著湧動,工兵交給我們的布防圖都不管用了,上個星期還有我們的一個小隊才從這裏過去,誰知道今天這裏就冒出來了這個鬼東西。。。。。。”。戰區的那個幹部繼續擦著頭上冒的汗說。

我爬在地圖上就著“蟈蟈”的手電光仔細的計算著1:10000的等高線。

“咱們這樣,‘甲殼蟲’你看仔細了”。我拉過‘甲殼蟲’說。

“你們從這兩個山穀之間開辟一條通道,要一米寬就行,在通道邊緣插上標誌物,我負責用電台引導綠一隊通過雷場,一會你排雷時我會注意你的動作,插的標誌物要明顯,但又不能過於張揚,以防被越軍特工利用了了我們開辟的這條通道,大家看怎麼樣”?我用鉛筆在地圖上畫了一條線,這就是要“甲殼蟲”開辟的通道,我抬頭掃視著大家。

“好,‘螞蚱’的這個辦法好,我看可行”。“蟈蟈”表示了讚同。

“我用新鮮的樹枝做標誌物,一天就會枯萎,和開闊地的灌木植物能形成明顯的差別,三天以後就會爛掉了,不會被越軍特工利用的,怎麼樣”?“甲殼蟲”也說道。

“我會通知綠一隊的,讓最後通過的人收尾,把你插的標誌物拔掉,不留下痕跡,等他們通過以後,你再把雷場封閉了,把通道鎖死”。

我又對“甲殼蟲”補充說。

“好,就這樣辦,我看這個辦法不錯”。戰區指揮部的一個軍官點頭說道。

“還是你們部隊厲害,人才齊全,這樣的辦法都想得出來,要是我們調用工兵部隊過來,又得兩天時間,全都耽誤了。。。。。。”。穿便衣的社情小組幹部也一個勁的點頭。

“那就這麼幹,‘甲殼蟲’你負責開辟通道,‘蟋蟀’給你當助手,趁天還沒亮,你們兩個準備一下,馬上動手”。“蟈蟈”看大家都同意了我的方案,立即向“甲殼蟲”他們兩個下達了命令。

“蟋蟀”立即解下他的背囊,把他攜帶的物資從裏麵掏出來,碼放在一邊。“甲殼蟲”去旁邊找他可用的標誌物,兩個戰區的幹部也跟他去幫忙。

我快速的又爬回到我的單人掩體,鑽進我的偽裝鬥篷下麵,我們這個時候的偽裝鬥篷和國外的吉列偽裝服很相似,長2。5米,寬1。5米,鋪開就是一堆茅草,裏麵還有防紅外線塗層,偽裝隱蔽性很好,就是透氣性差點,人鑽在裏麵很熱,我們在使用過程中也學會了一些技巧,就是把掩體溝挖深一點,上麵把偽裝鬥篷鋪平,把偽裝鬥篷的四角用石頭壓住,讓偽裝鬥篷保持一個平麵,不與身體接觸,身體與偽裝鬥篷之間留出空隙,不阻礙空氣的流通,這樣就能保持溫度的揮發,能長時間的堅守而不至於體力流失,而又能很好的隱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