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有皇帝的寢殿數座,其中宋太祖趙匡胤住的是福寧宮,除後妃的殿宇外,後宮中尚有池、閣、亭、台等娛樂之處。
宋初,皇帝為了表明勤儉愛民和對農事的重視,在皇宮中設觀稼殿和親蠶宮。在後苑的觀稼殿,皇帝每年於殿前種稻,秋後收割。皇後作為一國之母,每年春天在親蠶宮舉行親蠶儀式,並完成整個養蠶過程。
延福宮是相對獨立的一處宮區,在宮城之外。延福宮是帝、後遊樂之所,最初規模並不大。宋徽宗即位後不滿於宮苑的狹小,遂大肆擴建、營造。延福宮擴建以後,幽雅舒適,宋徽宗大部分時間是在這座宮苑中度過的。
延福宮殿、台、亭、閣眾多,名稱非常雅致,富於詩意,當然是富於藝術修養的宋徽宗所取的。宮的東門為晨暉,西門稱麗澤。大殿有延福、蕊珠。
東旁的殿有移清、會寧、成平、睿謨、凝和、昆玉、群玉。閣有蕙馥、報瓊、蟠桃、春錦、疊瓊、芬芳、麗玉、寒香、拂雲、偃蓋、翠保、鉛英、雲錦、蘭薰、摘玉。西側的閣有繁英、雪香、披芳、鉛華、瓊華、文綺、絳萼、瓊華、綠綺、瑤碧、清蔭、秋香、從玉、扶玉、絳雲。在會寧殿之北,有一座用石頭疊成的小山,山上建有一殿二亭,取名為翠微殿、雲歸亭、層亭。
在凝和殿附近,有兩座小閣,名曰玉英、玉澗。背靠城牆處,築有一個小土坡,上植杏樹,名為杏崗,旁列茅亭、修竹,別有野趣。宮有右側為宴春閣,旁有一個小圓池,架石為亭,名為飛華。又有一個鑿開泉眼擴建成的湖,湖中作堤以接亭,又於堤上架一道粱入於湖水,粱上設茅亭柵、鶴莊柵、鹿岩柵、孔翠柵。由此到麗澤門一帶,嘉花名木,類聚區分,幽勝宛如天造地設。
艮嶽是宋徽宗時建造的又一奇豔的宮苑,可以說巧奪天工、宛若仙境。
艮嶽周圍十餘裏,以浙江的鳳凰山為藍本建造,人工堆土疊山,主山萬歲山(艮山)設數十個大洞,洞中藏雄黃和盧甘石,雄黃據說可以驅避蛇蟲,盧甘石則能發散陰氣、聚集雲霧,使空氣蒙鬱如深山幽穀。艮嶽中有將太湖石積疊成的各式各樣的人造山。苑的中部有景物如藥尞、西莊、巢雲亭、白龍沂、躍龍峽、蟠秀亭、練光亭、跨雲亭、羅漢岩。再西有萬鬆嶺,嶺畔立一倚翠樓,樓旁平地開鑿了兩處彎形的水池,東邊的叫做蘆渚,設浮陽亭;西旁的叫做梅渚,設雪浪亭。池水向東流為雁池,向西流為鳳池。池周圍有館、閣、亭數座。萬歲山腳下設登道直達山上最高處的介亭,介亭左右各有二亭,左為極目、蕭森,右為麗雲、半山。從山頂向北可俯瞰景龍江,江水的上流引一支注入山澗。苑的西側有漱瓊軒,山石間錯落著煉丹觀、凝直觀、圜山亭,從這裏可以望見景龍江旁的高陽酒肆及清澌閣,江之北岸,小亭楚楚,江水支流流向山莊,稱為回溪。
艮嶽的建造,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從政和到清康間十餘年,各地花竹奇石,都聚於此。其中宣和五年,為運載一具高數丈的山石,動用了上千人,鑿河斷橋,毀堰拆閘,數月的時間才運到汴京。艮嶽中的樓台亭館,除上述記載外,月增日益,難以數計。徽宗晚年,耽於建造苑囿,以致國力不支。不幾年,金人打來,圍攻汴京,宋欽宗命取山禽水鳥十餘萬,盡投之於汴河,拆屋燒火,鑿石為炮,伐竹為篦籬,又將苑中數以百千計的大鹿盡殺,作為鼓勵士兵的食物。至此,艮嶽已不複當年麵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