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子叫藍平。與江青同名。在某鎮汽配廠工作,家裏有八個姐妹兄弟,是橫式鎮的老住戶。她最小,也最受寵愛,比貓還懶。她的懶是不可形容的,懶得是連飯也懶得吃,買快餐;衣服也懶得洗,一套新的穿一次,然後換新的。喜歡讀小說,看戲。窩在床上太陽曬著屁股了,也不起來。房間亂七八糟的也不收,唯她這個人走出去還幹淨。這麼懶的一個女的,在當時名聲是不大好了,都二十四了,還沒有男朋友。相了無數次親,開始還中,但一到了她寢室就不中了,被嚇跑了。她的懶在鎮上有名。這樣的女子誰敢要。可不知怎的三叔就是看中了。無論戰友怎樣說她懶,他就是喜歡。
後三叔還到女子單位去了兩次。麵對她那亂七八糟連腳都難得放進去的房間,並沒有退卻,而是幫她收拾了好半天。第二次去,又幫她收拾了好半天。臨到三叔再告別時,藍平已有些依依不舍。送三叔到車站,望著車上對她揮手的三叔,眼淚都要掉下來。她已經非常依戀這個大哥哥了。三叔在車上揮動軍帽的樣子,成了我們未來三嬸子心中永生不忘的光輝形象。
“象毛主席一樣在車上揮動著軍帽,邊揮邊交代著……”往後我們的三嬸子這樣形容那個令她終身不忘的鏡頭。一個形象在她心中如此高大的男人,怎會不嫁呢?
三叔乘機就給家人說了這事。
祖母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祖母說:“這麼一個懶婆娘,弄起作麼子用?乍懶都不用說,若是懶得孩子都不生,該乍辦?不是白弄了麼?”父親的意見是三叔自己喜歡就行,祖母也不慌反對,帶藍平女子回家看看,再決定不遲。祖母反對是反對,但見三叔那麼喜歡,也讚成帶回來看看再說。
於是第二天臨近黃昏時,我與堂弟建在屋山頭踢房子。隻見三叔同著一個身材較好的女子慢慢從夕陽中走來。夕陽的輝煌與寧靜,遮蓋了他們腳下的路。三叔穿著軍裝,女子穿著一件白色連衣裙,天使一般。頭發濃密的卷起,象個公主。真是柔軟無骨嬌小玲瓏啊。三叔帶著她到二叔家坐坐後,就到母親家去坐。母親在田間幹活還未回來,他們就坐在我屋山頭的那顆大桑樹下,不知在說些什麼。說著說著,三叔居然摸淚水,藍平也哭,也摸眼淚。這情形真是叫人大為困惑。哪個談戀愛是哭著談的啊。我與建忙著踢房子,都不大注意聽他們的話,聽也是聽不懂。
第二天,三叔就帶著懶女子去拜訪了書英的家人。才想起昨天黃昏,兩個哭著談戀愛的人,可能是因為早死的書英姨媽。懶女子這點讓我們全家人都很感動,特別讓祖母感動。就祖母心裏,先還想將書英的事瞞一段時間再說的。
之後三叔很順利的就與懶女子結婚了。二叔日思夜想的漁船也買了回來。我們一時有了新嬸子,又有了新機船,心中不知多高興。機船在江上行駛打魚,看著都美好。買機船的錢是三叔與父親從公家借來的,總共用去了兩千六百塊。可抵一棟青磚藍瓦房了。
四叔當了船長。二叔當了漁夫,從此開始了他那艱辛而坎坷的打漁生涯。
漁船下江的那天,故道堤上放滿了鞭炮,村上的人都來看。這打魚用機船的,在村上還是頭次。可二叔真是笨得很,每次都將魚網撒在舵把下的掛機上。新網還沒打上一個魚,就被掛了好幾個洞。這麼大的洞怎麼關得住魚?這不剛開張,就折了回來,將魚網拿回來補。鄉親們也不知道是乍回事,就三三兩兩回家去了,不再守著看。
祖母,母親,二嬸子,四嬸子都來補。那心理真是同先前船下江時大不一樣。先前村上的人送船下江,放了好大的鞭,掛了紅,以為會是個好開始,沒想這剛起程就……村上還有些人很關心的,忍不住跑來看,不明白這活兒會這麼難。沒機器的船,網怎麼撒都不要緊,這不有了機器的還是個害,把個新漁網刮得稀爛,這樣刮下去,七八百塊錢一張的漁網就不作用了,豈不是白搭麼?
二叔的夢想就換來了這充滿了艱辛與痛苦的打魚生涯。打了兩個月,隻見打破漁網,沒見打到一個魚。有次還在江中掛住了個什麼東西,把機器都掛死了,停在江中心走也走不動,回也回不來。天又下起了雨。祖母打著把雨傘,在堤上望了又望,急得毫無辦法。那或是端午節,家裏的人都到齊了,隻是都沒有吃飯的胃口。望著那江心的船,擔心二叔與四叔的生命安全。過了一會,祖母又去望,望了一會,又去望,看見船還在江中心,也就放心些。就祖母心中,那船是會被雨下沉的麼?那麼她的兩個兒子就命歸長江了。
父親與三叔到小河鎮找了條大船,沿江開了一個小時到江心,才將二叔他們連船帶人的救回來。至此,好多天後,祖母都不讓他們下船去打魚了,至此,我們家還立下了一條新規矩。就是往後若是下船,家裏人都隻準說好話,不能說壞話。這樣出去的人才會平安,否則,就會遭遇不幸。若是船在江麵漂浮的話,家人千萬說不得“該不會翻吧”之類的。
我們勉強能夠遵守,而鹿女則完全沒有禁忌,隨口就說了出來:“我們的船該不會翻在江裏吧?下了這麼大的雨,起了這麼大的風,四叔有那個本事將船開回來……?”鹿女還沒說完,腦殼便重重的挨上了一頂弓,隻聽見祖母說:“你這小女子嘴巴有毒,吐不出一個好詞來。”然後便跑到廚房灶門前,又是磕頭又是裝香,似乎灶神與江神是親姐妹或親兄弟,或是河神跑來做了灶神了。鹿女覺得祖母行為奇怪,我亦不懂祖母為何要那樣。四嬸子未懷孕時,祖母還喜歡把屋前果子樹上的第一個果子摘給四嬸子吃,說是吃了就會生兒子。沒想四嬸子這樣一吃,吃了三四年才懷孕。對於這些,祖母是很固執的,家裏人誰也不敢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