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限武令(1 / 2)

天下大勢分合不定,想要成就一方霸業登頂中原,自古便是曆代君王不停思索,滿朝士子抱有幻想的難題。

曆史上僅僅有四個朝代曾經做出統一天下建立龐大帝國的壯舉,其中也有一位是發跡於南方荒蠻之地。但是無論是出身於何地的帝王,隻要做成了這功垂千秋的壯舉,無一不是定都王國北方,用坐北朝南的姿勢俯瞰天下。

其中自是有黃老學說的乘龍思想作為根基,更是由於在地理上,北方多平原,容易屯兵駐紮,更容易對皇權形成保護。

衍城以國號命名,正是天下大權的中心所在。開國皇帝統一中原後,遷都於此,臨近北燕國故地,西麵相鄰即是北方最大的糧食產地,農業發達,為王朝中心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給養。

一位身材魁梧,蓄長須,麵容和藹卻在舉手投足之間充滿殺伐氣焰,眉宇間更是有著讓人不敢直視鋒芒的老人,此刻正坐在建章殿正中間以純金打造的龍椅上,身旁站了個手持拂塵的清臒老者。老者身穿一身繡金道袍,白發白須,仙風道骨竟似天上謫仙人下凡一般。

殿內正襟危坐了幾名在王朝內已是掌管一方生殺大權的權臣,其中更有兩名領兵數十萬的王朝最高武將,所有人都正等著龍椅上的魁梧老人一錘定音。

感覺年歲漸長,逐漸力有不逮的威衍國第三代皇帝,正打算效仿先皇,跟隨身旁這位有著國師頭銜的道士,去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閉關。

不同於濯陽六鎮地處偏南炎熱多雨的環境,衍城裏剛剛經曆過嚴冬的洗禮,此刻雖已天氣逐漸轉暖,但是抵擋不住料峭春寒。建章殿裏燃著火爐,卻依然讓人忍不住想裹緊身上衣衫。

皇帝大手一揮,陸續有宮女捧著精致食盒排隊走入,食盒依次擺在大臣的麵前,皇帝和道人身邊也各自擺了一份。

“這是遼東剛剛進貢來的冬蟹,配了暖過的醇酒,諸位大人先暖暖身子。”皇帝笑著開口說道,聲音不像外表那樣粗獷豪邁,卻是像飽學的書生一樣綿柔。

大臣們謝恩聲不絕於耳,皇帝擺擺手道:“蟹子數量有限,在早朝分發不免讓沒得到的臣子們對你們心生嫉妒,所以才把大家一起招到這偏殿來。這次就當是家宴,你們都是我朝的肱骨重臣,君臣禮儀就先放一放吧。”

大臣們除了兩位武官將軍,是皇帝登機後才晉升或是世襲了官位,其餘文臣大多是先皇時期便有功名在身的朝廷重臣,自然不會像那些著急表忠心的年輕臣子那樣,聽了皇帝這番話便佯裝掩麵哭泣感謝皇帝大恩。都是隻抬起手像皇帝微微示意,就都擼起袖子打開食盒一手抓著一個肥肥的蟹子啃了起來。

皇帝也一口冬蟹一口酒,吃的不亦樂乎,身旁的道人卻也沒有顧忌自己國師的形象,幹脆直接蹲在地上,吃得滿嘴流油。

身為一朝國師,地位自是超凡,修行道行也是高深莫測。更被人稱道的是他的不拘小節,為人處事十分通達,衍城無論大小官員有事求於他隻要不是他不該有所涉及的政事,疑難雜症或者武學難題,他都願盡心盡力相助。

皇帝放下手中的一隻蟹腿,麵色誠懇的向諸位還在抱著蟹子苦戰的大臣說道:“如今雖然百姓算得上安居樂業,但朕十分自知。朕不像開國皇帝那般擁有開疆拓土的能力和野心,也不像先皇那樣勤勉,隻算得上是守成有餘的皇帝。若不是先祖留下這麼大一份基業,讓朕不得不時刻意識到肩上擔子的重量,礙於天賦也坐不得如此高位。所以朕登基以來,政事上一直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能讓百姓盡量安居樂業,就已經滿足朕心中的期望了,朕隻敢寄希望於後輩,希望後輩子孫才學能強於朕。所以朕向來不敢仗著身份太過放肆,至少不能留給後人一個收拾不起的爛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