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為國戍邊(新) 第164章 推心置腹(1 / 3)

時勢造英雄,這是一句傳送了千古,勵誌人生的至理名言。

特別是善於向天鬥、與地爭、促人和的華夏族人們,正是在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時勢大潮中,史詩般地,英雄輩出地而延續至今。

縱貫華夏文明史,踏著史前部落的激情萌動,高潮迭起地湧現出了不懼上蒼、挺身擒天的後羿,消災祈福、煉獄新生的伏羲,胸懷蒼生、普渡眾姓的女媧,遍嚐百草、感悟天地的神農,馳騁莽原、博取眾長的軒轅,大智若愚、浴火移山的愚公,矢誌不輟、滄海桑田的精衛,直至降龍伏洪、化險為夷的禹王,哪一位不是應天意時,順勢而起的民族大英豪!正是這群超凡脫俗的偉岸先賢們,前赴後繼、矢誌不渝地開起了數千年前,華夏一統的宏圖大勢。

自此,漸次積澱了深厚文明根基的中華兒女們,更是雄才輩出,波瀾壯闊延續著賦予了無窮力量的華夏根脈。

當今偉人的一首詩,則大氣磅礴、刻畫入髓地揮灑而出了一幅群雄逐鹿的寫意畫卷:‘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放眼公元一九五八年的今朝,億萬掙脫了封建枷鎖、民族屈辱、翻身解放的中華各族兒女們,釋放出的驚天地、泣鬼神的衝天幹勁,試問,還能有什麼勢力能夠阻擋呢?

……

一場別開生麵的大幹快上聯席會,正在玉源團場團部裏,氣氛熱烈地開場了。

按照漠南地委鼓足幹勁抓經濟的工作分工,近一段時間,三七將蹲點玉源,力爭完成全年工農業生產能力翻番的美好指標。

應邀與會的地方代表,玉源縣長撒裏滿(玉源已經改分區為縣),滿心的歡喜,都一覽無餘地寫在了他那連腮胡茬,飽經風霜的臉上。

“啊哈,王政委(王三七現任漠南農業師副政委),我最尊敬的老朋友,一聽說你來到了我們美麗的玉源,我這心裏就像五月的石榴花一樣,紅紅火火的!”

說到興奮處,撒裏滿還雙手張開,一副真誠歡迎的姿態。

不過,展現在三七眼前的,竟然是一雙布滿老繭,粗糙幹裂的雙手。就憑這雙手,三七就能猜到,這位號稱玉源活地圖的‘縣太爺’,凡事都親力親為的那股子衝天幹勁。

“老撒,你也人到中年了,要多保重身體啊!”

三七帶有幾分憐惜,幾分敬佩地話語一出口,撒基裏就興奮地迎頭一句:“我這不算什麼,你看我們的穆桂英,鐵姑娘阿孜古麗的雙手,那比銼刀還鋒利呢。”

身形得體地坐在撒基裏身旁,原本雙手扶案,正在認真做筆記的阿孜古麗一聽,出於女性愛美和民族教養的本能,趕緊縮回了雙手,一臉不快地偷瞥了撒基裏一眼,臉色泛紅地迅速低下頭來。

別看這位駕駛著現代鐵牛——拖拉機耕地的民族女性,幹起活來一副潑辣果敢的性格,但在家庭裏,她們可都是個頂個兒的賢妻良母,家庭中也極富生活情趣。平時,一個個‘古麗’們總是刻意把自己裝扮的繽紛豔麗,閑來,還不時一展能歌善舞的激情,盡情地彰顯著女性的柔美和嫵媚,這在某種程度上,全得益於當地民族習俗的深刻影響。

看著阿孜古麗尷尬的神情,自知在大庭廣眾之下,一時大意失言之後,撒基裏機警地話鋒一轉:“王政委,國團長,我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能不能講?”

其實,撒基裏不說,三七也猜了七、八分,這一點,自從他來到了玉源之後,就已經深有感觸了。試想一下,就連縣裏的婦女主任,都到兵團的團場裏來工作了,如此一來,當地的農業生產,肯定會出現人力短缺的問題。

現在正是大忙季節,如不及時扭轉這種一邊倒的局麵,那土改後獲得了土地的當地農牧民,怎麼能夠長期保有來之不易的農田草場呢?

向來以政治工作見長的國烏江,對三七臉上表情的細微變化,自然是極為敏感,說實在話,他現在也正為這事犯愁呢。

很明顯,當前繁重的生產任務指標,已經把他壓得喘不過氣來了,如果人手再不夠,那豈不是要吃敗仗了嘛!這可不是他這個號稱團場小諸葛的性格秉性。

他正在搜腸刮肚地想著對策,三七的話語又傳了過來:“買買提鄉長,你們全鄉今年的工農業生產指標能完成嗎?”

一聽此話,坐在撒基裏另一側的買買提,此時的心裏可是五味雜陳。

對此,他是心中有數。

呼啦一下,鄉裏大部分壯勞力,都被團場優厚的待遇給吸引過去了,按說,他們都有了一份穩定的工資收入,家庭生活肯定更好了,作為一鄉之長,心裏應該高興才是啊。

但他現在可就是樂不起來。

眼看著通往各家各戶的水渠溝道,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淤積不暢情況,這在生活用水全靠渠水的當地百姓來說,那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雖然,心事重重的買買提臉上的表情並不輕鬆,但說出的話語還是令人十分欣慰:“還好吧,托解放軍的福,全鄉家家戶戶總算都用上新的人民幣,我們叫做‘民族大團結’(當時最高麵值的十元紙幣)的票子了。”

“買買提鄉長,我們今天開的是解決問題的兵地聯誼會,有什麼問題,你就盡管說出來,不用這麼多的表揚話了。這樣,我們才好想辦法解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