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前言(1 / 1)

由於高原缺氧而人跡罕至,因為是‘世界水塔’,又令人垂涎欲滴,昔日的日不落超級帝國,在黃昏殘喘之際,給擁有這片水塔,正在病魔纏身,昏昏欲睡的東方巨龍軀體之上,隨血跡斑斑,但依然頑強昂起的頭顱,插進了兩隻猙獰的象牙。

我們剛剛繼承了華夏遺產的新生國家啊,難道也要繼承強加在我們頭頂上的這把達摩克利特之劍嗎?難道我們新生的人民政權,還需要對在那積貧積弱的年代裏,依然挺身護國的左宗棠而望其項背嗎?答案隻有一個,絕不!

從此,有一群從抗日烽火中成長,在民族解放征途上奮進,足跡踏遍祖國大江南北,最終落腳在神州西部邊陲,終生致力於建設邊疆,鞏固邊防,浴血奮戰之中華最優秀的英雄兒女們,舍生忘死地挺身而出,他們前赴後繼,團結祖國壯闊邊疆的各族民眾,義無返顧地踏上了護佑我們中華民族頭顱的鐵血天路。

正是他們,以鋼鐵般的身軀,堅如磐石的意誌,氣壯山河的英雄豪情,用我們常人再普通不過的一雙腳板,踏出了人民軍隊挺進雪域高原的第一步,也就是這第一步,讓他們中間近半數年輕而富有朝氣的生命之軀,走完了人生的不歸路。即便是他們中的一些人能夠脫離險境,但在其後曆次的政治運動之中,一時也很難說清楚,敵特分子借這支軍隊通訊不暢之機,所散布的謠言和誹謗,他們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人生艱辛。但是,大家一提到那段可歌可泣的戰鬥曆程,已是八十開外的他們,眼睛裏總是放射出青春般的光芒,因為,他們是在為中華民族而戰。

當被問及他們人生之中還有什麼美好的願望需要實現?老人的回答,令我們這些在座的晚輩們,無不為之汗顏。“我所在的部隊,本來是有機會進北平參加入城式的,可是上級一聲令下,我們就來到了新疆。以後,就再也沒機會去首都了。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想站在那迎接太陽升起的天安門城樓上,親身感受一下他老人家曾經站立過的地方。”這就是一名終身護衛祖國邊防,站在雪域高原上的第一批人民軍隊戰士,發自肺腑的聲音。

路,就是我們腳下再普通不過的路,我們新生的人民政權啊,為了盡早打通新疆通往雪域高原的天路,由解放軍官兵和起義部隊官兵,包括各民族優秀兒女組成的英勇騎兵師將士們,曆經艱險,百折不撓,終於踏出了這條跨越世界水塔的天路。新中國盼望有路,但這條天路卻等來了不曾希望有的戰爭。

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為了祖國神聖的領土,我們英勇的中華兒女啊!再次挺起了血肉之軀。真應該慶幸這條已經建成的天路,正因為有了它,我們才有了贏得戰爭所必不可少的鐵血運輸線。

正是為了這條路,我們的邊防戰士在新中國的曆史上,留下並守住了第一個,用鐵血壯誌打出來的國土。為此而犧牲的英雄們就長眠在天路之上的康西瓦。現在的天路已經是柏油鋪就,縱貫南北的現代化公路了。但是每一個經過康西瓦的汽車兵,都不會忘記,給長眠在這裏的英雄先輩們點上一支煙,以告慰建設和守護這條天路的英烈們。並由此流傳著一句神秘的諺語:停車敬上一支煙,先輩保佑過天關。

我們今天有幸又踏上了這條天路,在我們偉大祖國的鐵路遠景規劃圖上,出現了神奇的一條紅色虛線,它在用行動告慰先烈們,火車終將要通達天路。我們期盼著這一天早日到來,讓現在還健在的護邊先鋒們,輕鬆舒暢地行走在天路之上,來為其激情澎湃的人生,畫上圓滿的句號吧!

上述就是《鐵血天路》的故事背景。如果看過電視劇《先遣連》,並對中印反擊戰有所了解的朋友們,可能會記住這些為了保衛天路而英勇奮戰的人們。但是,又有誰知道,為了確保天路暢通而晝夜奔忙,為了確保祖國邊的安寧,而時刻警惕的工作在秘密戰線上的人們,他們所付出的艱辛,以致生命的代價呢?

就讓這篇,來展現那些一直在幕後默默無聞地支撐天路暢通,日以繼夜辛勤耕耘的英雄群體,用汗水和生命護佑的鐵血天路吧!

請大家理解,不可能照本宣科,一定會有勾兌的故事情節和提煉的人物事件。但是,這種位卑未敢忘憂國,戰死沙場為中華的英雄氣概,必將是始終如一的映射在這篇筆下文章之中。

筆者作為新世紀的一名援疆幹部,曾親曆在南疆的反恐一線,與守衛在海拔5300米高的帕米爾高原第一哨——神仙灣哨所的戰士們共度中秋,為此,我終生引以為傲。能寫就這篇《鐵血天路》,也是我心中的期盼。

遺憾的是,我不是搞文學的,隻好班門弄斧,不當之處,敬請拍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