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大結局(1 / 2)

“你說什麼!”花清錦咬著牙一字一頓的說道,她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每一個字。

“當初相府中發生的一切都是你母親的謀劃,有辱門風這四個字你不如送給你的母親。”花想容冷聲說道,“至於丞相大人為何厭惡你的母親,想必我不說你也知道答案了。”

花丞相向來敏銳,陸錦詞瞞得過他一時,卻不可能讓他時至今日都反應不過來事情的真相。

他自然注重相府的名聲,但他同樣也覺得自己對不住妻子和女兒,他在朝堂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回到自己府邸之中一樣厭惡女人的欺騙。

“你胡說!”花清錦歇斯底裏的厲聲喝道。

她不願意相信這樣的事實,她恨了花想容母女很多年,不願在這個時候知道原來自己的所謂的恨意,為母親一生的意難平,隻不過是一廂情願而已,她的母親從一開始就是自作自受,不值得絲毫的憐憫。

“爭權奪勢自然沒有問題。”花想容湊近她說道,“但爭權奪勢是要付出相應的代價的,這一點你應該比我清楚的多。”

花清錦別過頭去,不想讓花想容看到自己的淚光,她一身傲骨,不願在這個時候被折辱半分。

花想容說的話她是信的,不需要什麼證據,她對父親和母親的了解就是最好的佐證,那是母親做事一貫的風格,也是父親厭惡母親最令人信服的原因。

“要殺就殺,何必那麼多廢話。”花清錦將眼中的淚水收了回去,一字一頓的說道,她知道花想容不可能再給自己一條活路,現在多活的每一瞬間都隻能被折辱。

花想容輕輕笑了笑,笑容中透著刺骨的冰冷,“也好。”說罷,她抬手揮劍,鮮血濺在偏殿的屏風上,地上翻滾著的,是美人的頭顱。

花想容麵無表情的走出偏殿,守在門外明白規矩的侍衛俯身行禮,對屋中發生了什麼不聞不問,隻當一切如常。

另一邊,將整個內宮都肅清了一遍的禦林軍向褚遲郢回稟,“平王殿下,皇後娘娘自盡而亡了。”

褚遲郢眉梢一挑,“屍身可在?”

“在。”為首之人答道,“皇後娘娘懸梁自盡,屍身完整,絕不會有假。”

“好。”褚遲郢點了點頭,這才放下了疑心。

皇後自知大勢已去,幹脆自盡,倒也算是省去了他不少麻煩。

宮中之變至此便算是告一段落,再也沒有什麼勢力能夠阻擋褚遲郢登基的腳步,接下來要做的事便是昭告天下了。

事已至此,對著虎視眈眈全副武裝的禦林軍,禮部的哪個官員也說不出半句反對的話,再加上原本就站在褚遲郢一邊的易親王和感念花想容救命之恩的文遠侯府,大局已定。

不過一日的功夫,宮中的驚變傳遍京城,在褚遲郢的示意下,禮部的官員們自然知道該怎麼形容那天夜裏發生的事情。

太子聯合驍王毒害皇上意圖謀反,好在有忠仆冒死向平王府透露了消息,平王深夜親率禦林軍平叛,可惜皇上已經身死,皇後娘娘悲痛欲絕,與皇上同去,平王殿下當機立斷處決逆賊,安定民心。

一夜之間皇室人脈凋零,死無對證。

誰都看得出那是一個血腥的夜晚,但事已至此,沒有人敢有半句疑義。

與此同時,當年靜妃娘娘慘死的陳年舊案重新被翻了出來,太子回京的意圖在謠傳中變得撲朔迷離。

時間總會淹沒血腥或者真相,天下百姓真正關心的並不是誰最終登基稱帝,而是這一任的皇上是否英明果斷,是否能國泰民安。

褚遲郢能做到這一點,花想容心中十分確信,她相信民心並不需要用輿論安定,當所有人看到新政的好的時候,天下百姓自然不會再人心惶惶。

國不可一日無君,禮部的官員們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籌劃出了大典,包括褚遲郢的登基,也包括花想容的封後。

在這樣普天同慶的日子裏,皇後娘娘卻沒有乖乖的待在宮中,而是一身便裝出現在了略顯淒清的相府。

花丞相是毫無疑問的驍王一派,新皇登基,相府的榮華富貴自然也到了頭,可令所有人奇怪的是,新皇至今也沒有下旨處置相府,甚至連革職都沒有。

花丞相自己也摸不著頭腦,聰明了一世的他多半還是第一次如此迷惘。

“皇後娘娘?”花丞相見到花想容的時候,目光中盡是驚訝。

花想容眉眼清冷,也不說自己是為何而來,隻是舉步走向屋中。

“皇後娘娘究竟要做什麼?”花丞相眯了眯眼睛,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