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爺爺留了下來(1 / 3)

1935年10月接到中央紅軍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的消息。那一天的塔臥是歡騰的。同時也接到中央的命令:二六軍團北上與中央紅軍會師。而與此同時,國民黨中央軍也加強集結湘鄂川,以140個團的兵力對我紅軍根據地加以掃蕩圍剿。賀總帶領紅二六軍團的將士們突破敵軍的圍追堵截。接連取得了龍家寨,十萬坪,忠堡,板栗園戰役的重大勝利。擊斃敵師長謝彪,俘師長張忠漢,捷報頻傳軍心大振。

也就在11月1日這一天賀總還接到後方來的喜報,新添小女。高興嘴都哈不攏的賀總拿著電報對蕭克說:“你是紅軍的文化人。快給起個名字,快給起個名字。”

蕭克說:“既然是打勝仗時捷報頻傳動時生的。就叫‘捷生’吧。”

“好,這個名字好。”賀總很是開心。

11月19日,紅軍二六軍團主力一萬七千多人離開湘鄂川黔蘇區,傍晚從桑植劉家坪出發開始長征時,小小的捷生才有20天。賀總舍不得送去寄養。因為在上海,賀總失去過一個孩子。是關到國民堂監獄裏生病沒有得到醫治而去逝的。

這樣賀捷生成了紅二六軍團這支大軍裏最小成員。

爺爺他們團是先遣團。爺爺他們連被抽調上來,補充滿員。成了先遣營的先遣連。爺爺他們是從轎子婭出發的。動身比指揮部早半天。一路還算太平,20日早上紅二六軍團在大庸和溪口間的澧水北岸張家彎附近突破敵軍的防禦。渡過澧水。緊接著急行軍150裏於21日晚到達沅江渡口洞庭溪。在洞庭溪敵軍隻有一個營的把守。可是易守難攻。

呂營長命爺爺和張雲舉盡快派戰士去摸清敵情。他們打掩護。爺爺說:“不用派了,我去。”

“我也去。”張雲舉跟著爺爺說。

“你倆都走了,這個連誰指揮?”呂營長問他倆。

爺爺說:“我們暫時把一連的指揮權交你管。”

“你。”戰事緊,呂營長也就不囉唆了說:“好吧。你倆快去快回。”

“是。”爺爺和張雲舉接受了任務。敬禮轉身就走了。戰友之間配合快一年了。他們的默契無須多言。呂營長命一排長跟著去打掩護。他不能過早的讓敵知道紅軍的先遣隊到了。讓敵加以防範。派先一個排去,讓敵人以為是紅軍被打散的兵。不會與他們戀戰的。

“噠噠噠”槍聲,劃破了寧靜的夜。爺爺和張雲舉摸到了離敵最近的前沿。利用槍彈的火光,他和張雲舉用筆在小本子上畫上了戰地畫,配上了敵軍的火力點。然後迅速撤回。呂營長看到戰地圖與敵軍火力配備的位置。迅速的做了戰略部署。這樣有爭對性的進攻。爺爺他們在呂營長的指揮下,全營迅速投入戰鬥。一連作為先鋒連,當然是一馬當先。一舉殲滅了敵守軍。大部隊渡過了沅江。

紅二軍團22日襲占發大宴溪。突破沅江敵人的封鎖線。隨後,接指揮部的作戰方案,得兵分兩路,向湘中廣大地區展開,衝出敵軍的封鎖線。

就是這一仗,過江追擊敵軍時爺爺負傷了,傷的太重。腹部與腳部都挨了子彈。醫療條件有限。就是簡單的處理一下,子彈都沒有取出來。又是一天的急行軍,爺爺的傷讓爺爺高燒不止,爺爺忍著痛沒有哼一聲。

呂營長摸著爺爺的額頭說:“不能這樣的帶福娃子走。他必須留下來治療,要不會沒命的。”爺爺聽到了是那麼舍不得,但是爺爺也知道,他不能這樣讓戰友抬著走,這樣會減少戰鬥力的。他們是作戰先頭部隊,他們連是排頭連。

張雲舉哭著臉說:“我帶上他一起走。”

“雲舉哥。”當了幹部後爺爺還是這樣的稱呼張雲舉。爺爺說:“把我留下吧,你一定要走到陝北去見毛主席。給我帶聲好。”那時的爺爺說話已經很吃力了。

聽說爺爺受了重傷,賀總也來了。爺爺看到賀總,淚水一下子流了出來,掙紮著要坐起來,賀總按下了他說:“娃子,留下來好好養傷,我等你歸隊。”

“賀大叔。”爺爺流著淚水說:“我這輩子就想跟著你了。這一不跟您一起,我怕您忘記我。”

“大叔不會忘記你的。大叔不是不想留下你,可是我們的部隊要加速前進,而且你的傷又太重,必須要加緊治療,我們行軍的醫療條件非常有限。你們受傷的同誌都的留下來治療。我們以聯係好了當地縣委,他們會把你們傷員安排好的。”

“我曉得。”爺爺又問賀總:“賀大叔,這一年來,您覺得我是一個好兵嗎?”

“是,是我賀龍最好的兵。”賀總含淚的摸了一下爺爺的臉,然後揮了一下手進來兩個人。賀總對他們說:“抬走吧。”張雲舉把爺爺帽子上的紅五角星扯了下來,放到爺爺的手上。說:“福堂,什麼時候也別忘自己是一名紅軍戰士。”

爺爺眨著眼與張雲舉的手握到一起。爺爺看著在場所有人對他敬禮。他把那顆五角星放到胸口。

“福娃子,我等你回來給我當軍師參謀長。”這是離開前賀總對爺爺說的最後一句話。也是今生賀總對爺爺說的最後一句話。

爺爺看著大家,戀戀不舍的被抬走了。就這樣,長征剛開始,爺爺就結束了他的長征路。

這之後爺爺再也沒有見到呂營長和張雲舉,也許在長征途中犧牲了或者是在抗戰中為國陣亡。也許還活著,聯係不上了。賀老總他們這些大領導也是在報紙上才會看到。也沒有再見上一麵。

兩天後太爺爺馱貨路過沅陵。在一漁家的船上帶走了高燒暈睡的爺爺。爺爺也不知道太爺爺是那麼知道他受傷留了下來的。傷好後他問過太爺爺,太爺爺說是碰巧了。爺爺總覺得沒那麼巧的事。問多了太爺爺也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