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你們新學期的刺繡選修課老師,陸欣欣。很抱歉由於航班延誤,我隻能用這樣的形式為大家上第一堂課。
首先,老師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你們,是為了什麼來學刺繡?
這個問題,我每帶一屆學生都會問,他們的答案總是讓我倍感驚喜。有的同學說,她喜歡十字繡;也有的同學說,是他的女朋友想學;還有同學會告訴我,不知道為什麼,隨便選一個選上了,隻好過來上課了……
但是同學們,你們可知道,一幅精美的刺繡作品,要經過繡娘幾天,甚至幾個月的努力才能完成,那一針一線,皆是傾注了心血的筆墨,在布匹綢緞上妙筆生花。上溯周代“衣畫而裳繡”,再到今天,我們刺繡作品走出國門,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我們的刺繡門類眾多,各具風格,延傳迄今,曆久不衰。①
十分榮幸,我也是刺繡技法的傳承人之一。今天,老師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決定學習刺繡的初衷。
我,陸欣欣,生在一個裁縫世家。這件事,要從我的太爺爺說起。
當年我的太爺爺在上海有一座碼頭,可謂是呼風喚雨,甚是威風。他的侄子,也就是我的爺爺,被人們稱為“瘋子”。因為我爺爺年輕時非常不懂事,經常到處惹禍,給我太爺爺添了很多麻煩。後來“瘋子”遇到了我奶奶,也就是我家的第一個繡娘。我的奶奶姓“方”,家裏經營著一間服裝公司。就像現在的你們這般年紀,青春、熱血,充滿朝氣與活力,對未來葆有無限的憧憬、向往。於是他們兩個人相見、相知、相愛、情深,幾經波折,終成眷屬。
但好景不長,漢奸們想強占太爺爺的碼頭做壞事,於是不擇手段地迫使奶奶家破人亡,讓爺爺家也不得安寧。爺爺為了不讓漢奸得逞,選擇了炸毀陸家碼頭,與他們同歸於盡,。太爺爺自此與漢奸走狗劃清界限,卻也不幸在一次為抗敵聯合會運送物資的過程中為日寇所殺。
那時候奶奶在上海舉目無親,一度想要輕生。是兩位好朋友救了她。奶奶說,他們的名字叫作“李長纓”“李曼兮”,是他們保護奶奶,還有尚在奶奶腹中的、我的父親安全離開上海。
再後來,李長纓在與敵人的對抗之中英勇犧牲,李曼兮則一直留在了奶奶身邊,幫助她把方家獨有的刺繡技藝廣為傳播,讓方家和陸家以另一種方式活了下來。才會有今天上海連鎖的“方氏成衣鋪”,才會有你們所見到的“方氏刺繡”。
小時候奶奶告訴我,她當年之所以能夠堅強的活下來,是希望方家的刺繡技法活下來,我們優秀的傳統工藝活下來,代代相傳。如今,奶奶去世許多年了,但因為爸爸和我的努力,我們的刺繡活了下來,並且枝繁葉茂,行業蒸蒸日上,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像你們一樣的年輕人,了解刺繡,熱愛刺繡,並投身行業中,創造了一幅又一幅經典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