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狀態下的凱爾特人,或許是聯盟中最擅長打陣地戰的球隊之一。
他們有恩比德這一新生代的低位大殺器,還有歐文這位曾經輔佐過詹姆斯的無解單挑手,更有以進攻為長的超級新秀傑森·塔圖姆。
一個球隊在進攻端出現了三個可以作為進攻選擇的點,如果能夠妥善利用,成為最好的陣地戰球隊簡直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還有一支球隊的結構,和凱爾特人很像。
那就是擁有詹姆斯、杜蘭特和保羅的湖人。
他們的陣地戰單打手的構成,就像是超級加強版的凱爾特人。但湖人用了一個常規賽的時間去尋求詹姆斯和保羅共存的方式。
他們不想犧牲掉任何一個人的能力去成全另一個人。
結果,他們得到的答案,隻有四個字:英雄主義。
詹姆斯更多地去低位做軸,杜蘭特高位遊蕩,保羅弧頂遙控,雖然這麼做依然不能盡善盡美地發揮出詹姆斯和保羅的能力,但這已經是湖人所能想到的最合理的辦法了。
湖人與凱爾特人的不通點是,他們的三大明星,都上了年紀。
詹姆斯兩冠在手,他渴望超越喬丹,但已經歲的他隻有兩座冠軍,別喬丹,他距離同齡段的韋夏都有差距。
因此他願意為了獲取更多的榮譽而犧牲自己的部分球權。
保羅在加入湖人之前從未進過分區決賽,18公分蒙麵男子偷摸西決地板的爛梗在中國球迷之間經久不衰,現在他加入的是一支無與倫比的強隊,如果以犧牲球權來換取榮譽,他是認可的。
杜蘭特對總冠軍更加渴望,他從011年開始就被人拿來和韋夏、詹姆斯比較。
現在,那兩位都是功成名就的殿堂級超巨,他還兩手空空,本以為加入湖人能與韋夏聯手,結果隻得到對方一句道歉,他渾渾噩噩地等了一年才有詹姆斯加盟。
多巨星的人員組成讓外界對湖人的期待突破際,他們也用適當的噓聲,來配合彼此。
這種自覺的犧牲精神,是凱爾特人所沒有的。
或者應該,他們本來有,但在某些人的影響下,不見了。
凱爾特人的戰術變成了單打,歐文單打完換別人打,由於大量的單打,76人獲得許多輪轉進攻的機會。
從東部決賽第二場起,他們打出了誇張的5%的進攻回合雄鹿都是在打轉換進攻,這是季後賽裏唯一一支轉換進攻占比超過0%的隊伍,就連同樣推崇快速推進的湖人,轉換進攻所占的比例也“隻有”18%。
要打轉換,首先確保兩點。
球隊的運動賦足夠強,跑得起來;
防守要好,能防住對方的進攻並抓下籃板球。
76人的防守固然好,但有這麼多的輪轉進攻,仿佛美國夢之隊打FIBA比賽一樣盡情地秀著運動能力,完全是因為凱爾特人數不清的低效單打換來的。
Gae是最明顯的一場。
凱爾特人加大防守強度,上半場,雙方的命中率都被控製在40%以下。
然後,轉換又成為了76人終結比賽的利器,在上半場投籃手感低迷——或者整場比賽投籃準星都是偏的,隻是下半場的轉換和籃底進攻把命中率拉高了——76人球員找到了一個方式間接高效地把球放進籃筐,而凱爾特人卻沒有做到。
從純投籃命中率來看,76人命中率85%,凱爾特人命中率7%,前者三分球1中4,後者三分球19中4。進入下半場,兩隊的投籃還是稀爛的水平,76人16中4,凱爾特人中5,但76人的整體命中率上漲到了51%,而凱爾特人的命中率卻還停留在86%的水平。
雖然兩隊的轉換次數相近,凱爾特人發起6次,76人發起9次,但在快攻得分上,凱爾特人隻有1分,而76人有分。
凱爾特人沒有什麼直接且高效的方法去瓦解76人的防守,這是整個係列賽都在困擾凱爾特人的問題,不論任何一位凱爾特人球員都沒有直接撕裂76人防線的能力,即便是他們最為優秀的刺客歐文也沒有做到這一點。
比0
季後賽開賽以來11連勝,很有可能在一場不輸的情況下晉級總決賽。
76人的強大已經讓觀察家們歎為觀止,他們有理論上的聯盟第一人和聯盟第一中鋒,除此外,就隻有40歲,依然是聯盟前0水準的科比,和一幹優質的角色球員。
從陣容來看,凱爾特人不在他們之下,但他們就是被打得沒有招架之力。
被76人完虐的凱爾特人,首推出來的背鍋俠,是場均8分4籃板68助攻8失誤,命中率7%,三分球命中率4%的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