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快點!家夥們!別鬆懈!”
“繼續,別停!想想哈裏頓高中的人現在在做什麼!”
勞爾梅裏恩高中籃球隊的體育館裏,主教練格雷格·唐納正在為三後的新賽季首場比賽做準備。全隊緊繃著神經,不敢放鬆,唐納教練發起火來不是開玩笑的。
勞爾梅裏恩高中位於費城的幹線郊區,更是下梅麗翁學區僅有的兩所中學之一。勞爾梅裏恩王牌隊新賽季首戰的對手便是下梅麗翁學區的另一所中學——哈裏頓高中。
德比之戰,向來激烈,唐納斷不允許他們輸掉比賽。
“還好我們是預備隊的,不然就慘了,看看那些家夥,平時一個個眼高於頂看不起人,現在不被教練訓得像條狗!”
勞爾梅裏恩高中雖然地處郊區,卻出了科比·布萊恩特這等傳奇人物,每年前來報名的孩子數不勝數,校隊的選才麵很大。想當初科比進隊的時候,他們還隻是一支弱隊,終於在科比的高四賽季帶領球隊捧起賓夕法尼亞州高中籃球冠軍杯,一躍成為賓州的高中豪門,直至010年之因美國高中籃球格局大變而衰落。
可以肯定的是,每個加入王牌隊的少年們,都做著成為“Kbe.0”的夢。
預備隊有十來個人,其中有一個亞洲麵孔,明明身邊盡是同年段的同齡人,唯獨他看起來身材最嬌。
他叫韋夏,來自一個幸福的五口之家,今年剛升入九年級,興致勃勃地加入勞爾梅裏恩高中,就像所有納爾伯斯區的孩子一樣,做著“有朝一日我要成為第二個科比”的遠大夢想。
現實殘酷,九年級,15歲的韋夏方才159公分,就算專職一號位,他的身材也過於瘦弱。
教練組認為他身高的上升空間應該還有15公分左右,即使增加15公分的身高,也不過174公分,比起職業籃球對一號位的最低限度——18公分都有10公分的差距。
誠然世界各地均有個子在職業籃球創出一片地的佳話,但籃球運動到底,仍然是屬於長人的運動。
此時看見一隊的人被躺那教練折磨,韋夏心裏並無同情或者遺憾,他想,如果換他來,他一定會堅持15圈以上。
“菲利克斯,幸好你沒進一隊,不然你肯定完蛋!”正在戲謔主力遭遇的某人突然把話題轉到韋夏的身上。
菲利克斯是韋夏的英文名,還是媽媽起的,因為她覺得生長在國外,有個英文名更方便。還好,他的媽媽畢竟是個修養的女人,不像正在大放厥詞的兄台,他可能不是王牌隊最具賦的球員,因為他的身板看起來更適合從事美式足球,但他絕對是擁有最獨特名字的球員。
他叫迪克·隆(Dik Lng),先不“隆”姓已經夠罕見了,還能把名字取為“迪克”,韋夏不得不為他的好友未來的人生而擔憂⑴。
⑴迪克隆的意譯是“吉米巴特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