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正說到,張輝瓚提出要對赤匪區實行三光政策,國民革命軍第五十師師長譚道源有不同意見,站起來向蔣委員長提出要求說說自己的看法,蔣委員長同意了譚師長的請求,於是譚師長走到前台說出自己的看法,譚師長說:
“尊敬的委座,在座的同誌們:關於赤匪為患的問題,作為一名黨國軍人不能不考慮。剛才張師長發表了很好的意見。但是有一點,當我們進入赤匪為患的區域,我們如何對待赤匪區的老百姓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每占領一個地方,我們將如何處置赤匪區的老百姓。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赤匪區的老百姓曾經給赤匪以很大的幫助。由於這個原因,張師長主張將赤匪區的老百姓統統殺光,將老百姓的住房也統統燒光。這一點老夫不敢苟同。為什麼呢?西漢劉安《淮南子·主 術訓》有論曰:‘食者,民之本;民者,國之本也;國者,君之本也。’從這一段話可以看出,古代的學者也懂得老百姓是國家的根本。雖然赤匪區的老百姓曾經幫助過赤匪,但是,論語有雲:‘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風,必偃。’赤匪來了,老百姓不順從行嗎?赤匪走了,老百姓照樣是政府的老百姓。我們把老百姓都殺光,政府向誰收取賦稅?所以老夫以為,我們不能夠濫殺百姓。對於赤匪區的老百姓,我們在剿滅赤匪以後,可以進行教育,讓他們從新做安分守己的順民。我的說話完了,如有不妥,請委座指點。”
譚師長走下台,蔣委員長大聲說:“我們的譚師長說得好呀,引經據典,論述深刻。自古以來的政治家無不以民為根本。剛才譚師長也說了,我們如果把老百姓都殺光了,我們向誰收租稅去?我們說老百姓是衣食父母也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對於赤匪區的老百姓我們將如何處理得比較恰當,希望同誌們再圍繞這個問題談談。”
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九路軍總指揮魯滌平走上台說:“尊敬的委座,在座的同誌們,關於對赤匪區的老百姓我們將做怎麼樣的處置,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必須慎重考慮。就這個問題,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是不是可以把赤匪區的老百姓分成幾個不同等級,然後按照不同的等級分別處理。按照什麼標準劃分等級呢?很明顯,隻能夠按照老百姓對赤匪的不同態度來劃分。第一類,應該是那些死心塌地跟著赤匪走的人。這一類人又包括兩種人,一種是在赤匪各級蘇維埃政府擔任著職務的人,對這一種人我的意見是一律格殺勿論。另一種人是沒有在赤匪蘇維埃政府任職,但是他們被赤匪蘇維埃政府當作積極分子利用,作為模範人物宣傳的。對於這種人,我的意見也是應該處死。第二類人是那些對赤匪蘇維埃政府的工作不太積極,甚至有些消極的人。這一類人,一旦赤匪政權被推翻,他們就會積極的走向國民政府一邊,成為國民政府的順民。對於這一類人,我的意見是不殺不關,也不罰款,但是要進行教育。第三類人是被赤匪蘇維埃政府當作改造對象的,包括那些被農民協會稱作地痞流氓的無業遊民,給富裕人家充當管家或者差役的人。這一類人之所以也服從赤匪蘇維埃政府,完全是出於不得已。一旦赤匪政府被推翻,他們就會積極地配合國軍和地方政府從事地方政府恢複的工作,這一類人是國民政府在地方的依靠力量,不但不能夠殺,還要積極扶持他們,讓他們成為國民政府在地方的積極分子。以上意見是否妥當,請委座指點。我的講話完了。”魯滌平走下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