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元年五月,我們啟程去了四川。
宗人府的事務和刑部的事務,找好了接班的人,弘曆甚至還找來與他相似的一個人。誰都沒有發現我們走了。
蜀景風遲,浣花溪邊,誰種芬芳。天與薔薇,露華勻臉,繁蕊競拂嬌黃。枝上標韻別,渾不染、鉛粉紅妝。念杜陵、曾見時,也為賦篇章。如今盛開禁掖,千萬朵鶯羽,先借朝陽。待得君王,看花明豔,都道赭袍同光。須趁排宴席,偏宜帶、疏雨籠香。占上苑,留住春,奉玉觴。
每一山,每一石。都凝聚著自然的力量。
我們在這裏建了一個簡單的房子,對著一麵山。是極開闊的一個所在。
初夏的陽光照耀在大地上,有時候我們投向目光看著窗外的風景。有時候一前一後,在山上走著走著,偶爾接觸到對方的目光,也是笑笑,沒有多餘的語言。
我們在這裏取了個別號,允禮呢,取了一個叫做春和主人。而我呢,則取了一個春和夫人。看上去,是不是很般配呢。
這是平靜而愉快的日子,就像是夢裏而來的。沒有人來打擾,沒有煩心的事情。
晚間,我凝視著滿天星鬥,心溫柔地牽動起來。
懶懶的靠在他身上,說道:“我們這樣算不算遊曆四方呢,嘻嘻。”
他笑道:既是這樣,古今最善於遊曆的人是誰?“
”不是徐霞客嗎?他有15000餘字的衡遊日記呢。“這個地理學家我還是認識的。
”不,應該首推王羲之。他在家裏都看著自己家的花骨朵,也覺得是在遊曆。“
”嗬嗬,我明白了。這和隱士是一樣的。大隱隱於市。真正的學者是會從自己一成不變的生活中,發現遊曆的樂趣。“
”孺子可教也。“
”切,文縐縐的。“
說累了,我們就躺在臨時做好的帳拈裏。
晚上的群鳥兒唱出不同的清脆的歌兒。
清潤的聲音如玉笛澈響,絲絲入扣地傳入耳朵。好久未曾聽到他吹笛了,這次的笛音是我聽到的,最為清澈的一次。
帳外的嫋嫋雲煙盤旋在似真似幻的樹間,恍如仙境。
我笑著捏捏他的腮幫子,他換不了氣,佯怒的瞪著我。然後,我倆笑成一團。
在這樣的輕鬆中,欣然入睡。
第二天,我們在山中發現了一個小寺廟。
佛像靜靜的看著我,目光中洋溢著慈祥的寧靜和悲憫眾人的智慧。
陽光從縫隙中灑下來,落在佛像上,有一種洗滌心靈的美。
我拉著他虔誠的在佛前跪下。
許下願望,布施,和小和尚聊禪。
”女施主的禪理說的真好,我們的方丈有請。“小沙彌對著我客氣的說。
”無事,我在這裏再看看,不用擔心我。“允禮看著我道,打消了我的顧慮。
“女施主這邊請。”
我聞聲轉過頭,一個披著黃袍的僧人站在身後,正對我躬身行禮。
我連忙還了一禮,”大師客氣了……“
直到在禪房坐定,我才看著這位方丈。他為何請我進來?
”施主不是這個世界的人……“
我忽然抬起頭,“大師能看出來……那可知道我前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