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6章 無法量化(2 / 2)

他就算接待那些不算是大富翁的小富豪,也是有口碑和人氣的。再加上介入手術的時間短,盡管術者要穿戴鉛衣吃射線,但這種情況陳群甚至都考慮過換成另外一種模式進行手術,那就是用核磁共振來取代CT射線,這樣對手術醫生的傷害就更小。

而這種模式隨著科技的進步,理論上是可行的,盡管有很大局限,但如果隻要有一個人帶頭吃螃蟹,不記花銷的話,那進行這種手術也是一條新思路。

不過劉洋隻考慮了不到十秒鍾,就決定拋棄陳群的新方案,畢竟陳群有一個其他醫生無法具備的優勢,那就是他的手術速度比其他人快兩三倍。對於介入手術來說,快,不僅對於病人有利,對於醫生也是有利的。

所以,他隻需要在這邊醫院安排一天手術時間,陳群至少能做七八個病人,也就是普通介入科室一個醫生一個星期的手術數量。

另外,陳群也有培養自己團隊的意義,那些被抓壯丁過來的軍醫實習生,這幾個月都有很大的進步,隻要繼續跟著陳群兩三年,那就是一個個年輕且活蹦亂跳的骨幹專家,能幫上陳群不少忙。

隻是這種撿漏的思維,好像覺得哪些地方不對勁。至少,對於東方大小姐來說,絕對是對這種想法嗤之以鼻的。或許,他可以去問問蘇婉婷,找出一個大氣磅礴的法子來,解決這個問題。

但大概率在接下來的十來年時光中,國際聯合醫院會如同氣球一樣膨脹開來,從現在一家類似療養院的小醫院,變成一家涵蓋各個科室的國際大醫院。對於他來說,現在也麵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

那就是繼續和國外合作呢,還是吃獨食?這家聯合醫院的核心就是小陳,如果是自己經營,隻是開頭困難一點,但後續依然可以跟上,要是和國外機構合作,那一大筆收入就落入其他人的腰包,看起來還真有一點心疼。

不管了,那群年輕人最信服的老太太馬上要過來了,他或許可以去問問這位老太太,聽聽老太太的意見。

劉洋放棄了打電話問問陳群的想法,而是將號碼撥打給了祁虹。

“小祁,聽說這兩天小陳隔著幾公裏,也用機械手臂在我們院區做了幾個遠程手術,現在患者恢複情況怎麼樣?”

“劉院長,幾個患者的恢複情況都十分不錯。不過你老可能弄錯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這次的機械手臂遠程手術稍微有些不同,有三分之一的操作是智能程序完成的,陳群隻是負責做一個監控,確保手術過程中不會發生意外。按照陳群的構想,現在讓智能機械手臂幫忙完成一些單調且沒有危險的操作,已經是在技術上可行的。但具體如何界定區分,還沒有一個標準,他僅僅是在做出嚐試。”

祁虹一邊回答,一邊揉揉腦袋。這次陳群做這種遠程手術試驗,並不是不想跑這幾公裏,而是為了繼續推廣遠程手術做準備。當然,如果控製智能操作,已經變成了他們小組這幾天爭論不休的問題。

現在討論的重點,就是如何預判智能程序在操作過程中不會失誤,而邊界究竟如何確定,還真的是無法用數字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