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擺出孔老夫子的態勢,好為人師地教育了一下破罐子破摔的爛蘋果。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但手術做到現在,他也僅僅能看出陳群是用外科手術的技術,來拓展到介入手術中。至於很多動作,他依然是滿頭霧水。
不過對於他來說,卻知道小陳掌握的這種節奏,才是他一直持續穩定發揮的根本,他就算是現在學,也收獲不大了。
光是從這一點來看,李冰就覺得陳群並非如同他外表呈現的那樣,是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好人或者儒雅君子,其實他就如同三國時代與他同名的那位軍師一樣,焉壞焉壞的。一出手既是陽謀,也是陰謀。
之所以正大光明地將手術技巧全部公布於天下,能學到手的也沒有幾個。
最最關鍵的是,能有那麼經驗和眼力,完全看懂他技術的,全部都是七老八十的老頭子,已經沒有精力來提升自己技術了。
對於年輕人來說,根本看不懂,想學也學不會。
對於那些身強力壯的住院總或者主治醫生們,可能是能看懂部分,又能學會部分的存在,但要想照搬,也是癡人說夢。
想必台上的一群老家夥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紛紛開始發信息打電話,在接下來的二三十分鍾,階梯教室中又來了不少青壯年醫生,大部分都是穿著白大褂,少部分還穿著手術服,分明是從手術台上匆忙趕過來的。
這批人和那些純屬過來喝茶打瞌睡的老人家不一樣,一坐下就看得聚精會神,不少人更是用手機或者吩咐前麵的攝影師掉轉鏡頭,對著陳群的手掌,從幾個角度進行拍攝,再加上各種小型攝像頭,眨眼間陳群各個角度的畫麵就出現在了大屏幕上。
“還真是三百六十度無盲點,這難道是準備將陳群實施活體解剖?”
歐陽洋聽到頭頂傳來的各種英語呼喚聲,勉勉強強能聽懂大半,再加上自己的推測,知道這些外國人是在用攝像頭對陳群實施核磁共振兼CT掃描。
在他們幾個中國人組成的手術小組成員看來,手術台上的鄒小山才是病人,才是患者,但對於玻璃罩外麵階梯教室上的眾多青壯年醫生,醫院的中堅力量來說,唯一的“病人”就是陳群。
這些醫生恨不得全身無死角地對陳群進行拍照分析,比起某島國的愛情動作片拍攝場麵,還要細致無數倍。
本來無所謂的心情,看著越來越多的醫生擠入階梯教室,空曠的座位漸漸坐滿,然後人群開始坐在了過道上,走廊上,窗台邊,將整個示範室圍得水泄不通。幾個年輕人沉沉欲睡的感覺找不翼而飛,個個都做出努力工作的樣子。
可惜沒有人將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倒是鐵軍在李冰的招呼下,改行變成了臨時攝影師,拿著一台小型攝像機,全神貫注地跟蹤拍攝陳群的全身動作,不放鬆一個細節。
手術做到這種程度,那絕對是大牛特牛!
這應該是他們這一輩子的人生巔峰!
這話所有手術小組成員年輕人的唯一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