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從腦外科過來的主任和副主任,上次已經見識過陳群的手術速度和個人風格,倒是並沒有覺得多大的驚訝。驚訝的是他這次遠程操作手術鉗,速度比起一雙手來做並沒有慢下多少,看起來好像並沒有多大區別。
隨著手術繼續,兩位腦科主任漸漸明白過來,為什麼陳群要選擇腔鏡手術來完成這個高難度的粘液瘤切割。
因為這個手術,比起前幾天那個丘腦腫瘤切除至少低了一兩個難度,他才大膽采用這微創手術來進行。現在的操作固然算是神乎其技,但比起他那天同時操作的兩根導絲進行遊離,隻能算是普通技藝。
怪不得他做得這麼熟練和大膽!
因為對他來說,這僅僅就是一個基本操作,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就算是有技術含量,也被他的天才技藝,直接簡化到了不需要技術含量!
任何人都知道,世界上最好的大廚不是能做出一桌滿漢全席這樣高品質,高難度的酒宴,而是能隨便做一份蛋炒飯,都能讓你將舌頭吞下肚子裏。
最簡單的,才是最困難的。大巧無工,返璞歸真,這就是真正的大宗師境界!
最先想通這個道理的腦科大主任,突然覺得他們是不是也是腦袋中生出了腫瘤,居然會得出這樣一個迥然相異的結論。
這小子才多大?也就是二十五六的小年輕,怎麼會達到這樣的地步,難道他是從生下來起就開始做外科手術?替蚊子戴口罩,替蒼蠅剃腿毛?
這不是扯淡嗎?
不過活生生的事實,卻越來越讓兩位大主任相信他們的判斷一點不假。陳群這小子的手術不僅簡單明了,大巧不工,更重要的是,他的節奏簡直如同監控器上的腦電波和心電圖一樣,準確穩定,從不出錯!
這小子是將他的手術當成鋼琴來演奏,或者說他的鋼琴演奏的技巧,就根源於他的手術節奏,是從手術中練出來的。
能將外科手術的節奏給跨領域地提升到一點不搭界的音樂領域,這除了天賦異稟,天縱奇才之外,再沒有任何可以解釋的。
果然外科手術就如同音樂、藝術、數學這樣的領域一樣,從來都是擁有百分之一天賦的天才,碾壓百分之九十九努力的普通人。
天賦決定技藝的下限,個人努力決定技藝上限。
這小子既有天賦,又努力得如同一台手術機器,外加還有學者綜合症這樣的“白癡天才外掛”,足以讓所有的正常人哭死在廁所,拍死在沙灘上。
兩個大主任一想到劉大炮說的陳群是學者綜合症患者,突然心頭一鬆,這不是精神病嗎?普通人是需要講道理的,精神病患者是不需要講道理。
再厲害的精神病醫生,也是精神病!
這個不能宣之於口的想法一下冒了出來,兩個見多識廣,眼力高明的大主任一下神清氣爽起來。
當然,他們卻渾然不知道,擁有這個想法的,並非是他們兩個人。他們既不是第一起這麼想的,也不是最後一起這麼想的。甚至想繼續出難題挑戰刁難的心思都沒有。
正常人敗給精神病,天經地義,因為彼此的腦回路就根本不一樣。
兩位大主任,渾然不知道,他們此時已經激發了腦海中的應激反應,開始了不由自主地精神勝利法,來逃避人比人氣死人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