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總是會想出各種各樣的活動。這不又到了3月5號學雷鋒嘛!於是,就搞了一個寫給你身邊的雷鋒這樣一個活動。雷鋒可以是你的老師,你的朋友,總之任何一個你想感謝的人,他們曾經幫助過你,就是雷鋒。”朋友把來龍去脈道了一遍。
浩然說:“我曾經和一些人萍水相逢,我都不認識他們。我很想感謝他們,可我卻連一個親口說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不知道他們是誰。也許他們和我再見麵的時候,會認出我,認出我就是他們曾經幫助過的那個人。也許他們認不出我,早就不記得我了,因為他們幫過的人很多很多。如果他們認出我了,而我沒有認出來導致沒有對他們感謝,他們會不會不滿意呢?”
沒想到浩然一下子說了這麼多話,讓那位朋友有點困惑:“你想跟我說的意思到底是?”
“其實不用這麼在意啦!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逆商,你聽說過嗎?”浩然突然想到該怎麼安慰這位朋友了。
“我聽說過智商和情商,逆商莫非和這些概念相關嗎?”朋友思考了一下,如是回答。
其實,浩然也是從一個學心理的朋友那裏了解到的,並不太清楚,隻模糊地知道一點。
“現代人不缺智商和情商,缺的就是逆商。”浩然引用了某專家的一句話。
麵對似懂非懂的朋友,浩然繼續說道:“在逆境中保持快樂的能力,就是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