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南征北戰 第二十五章:初戰王境(1 / 3)

青丘主城的宮殿中。

朝堂上空缺許久的王座上終於是坐著了一個人,百官輪番上奏,向珠簾後新回歸的公主殿下稟報著各種各樣的事情。

這裏的一切都不熟悉,餘韻根本不清楚他們在說些什麼,隻是按照姨媽和顧叔叔的囑咐應著:嗯;本宮知道了;容本宮思索後再做定奪。

她一動不動地坐在珠簾後麵,眼睛悄悄地向上瞟著戴在頭上高高的霞冠,內心想著,這東西好重哦,就不能把它做小一點嗎,老是擔心它會掉下來。

幾天前,她得知這裏還有前宋的臣民將士,她的姨媽仍然在世,所以她迫不及待地過來了。

孤身一人寄人籬下漂泊多年的少女,得知自己仍有故親在世,又怎會不激動呢。

她回來的時候,青丘所有臣民都出來迎接,在這裏的都是不願屈服於西涼統治的宋民,對於前宋王室,他們有著無與倫比的愛戴和忠誠。

宋國曆任國君都寬厚仁慈,深得民心,最為良善。這些品質在西涼王看來,恰恰是懦弱無能的表現,正所謂慈不掌兵,太過仁慈的人是不適合作為君主的,而事實已經驗證了這一點。

文明的禮儀之邦已被橫蠻的西涼鐵騎征服,很多高風亮節的宋民自然是不甘被素來為他們所鄙視的蠻夷統治的。故此跟隨殘餘的宋城在青丘十三城誓死反抗,圖謀恢複宋國榮光。而今,宋國王室最後的血脈,他們的公主,回來了。

餘韻不再糾結頭上的霞冠是否會掉下來,而是把目光放到站在一旁的那個眉頭緊皺的中年男子身上。

他曾是父王的護衛統領,棋藝無雙,被父王封為棋聖,所以現在他們都叫他顧聖人。也是自己的姨夫,步入王境多年,是宋國武道第一人,傳聞多年前和慕容神王交過手,稍遜半分。

台下的老臣們還在喋喋不休地爭吵,到底想要說些什麼呢?

餘韻凝神靜聽,好一會兒才恍然。

原來有人說要立自己為宋王,又有人反對說曆來沒有立女子為國君的到底,不符合禮法。提議不如讓自己下嫁給某給年輕才俊,生個兒子出來繼承國君之位。

聽到這裏餘韻不禁啞然,他們也不問下自己的意願如何嗎?

“公主殿下且繼續朝會,臣下出去片刻。”那個眉頭皺成疙瘩的中年男子低聲說道。

“顧叔叔有什麼事?”餘韻問道,整個朝堂中,她隻勉強算是認識這個姨夫,他走了讓自己孤零零對著這群大臣還真是頭疼。

“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塢城那邊來了個不知來曆的小子叫囂,打傷了我們諸多高手,我且出去一看。”中年男子言罷後便消失離去了。

“哎,顧叔叔...”餘韻輕喚一聲,已經太遲了。她正欲起身跟出去,突然想起自己正在早朝,這樣離去不太適合。

台下的老臣子還在自顧自地說個不停,餘韻眉頭輕蹙,內心甚是焦急。

哎呀,算算時間,他應當是在昨天出關,這麼快就跑到這兒來了,真是的。

餘韻一聽便知道來人是景歌無疑,除了他之外還會有誰呢。

可他怎麼會傷人,他素來低調,不喜爭鬥。依照他平和善良的性情,若非迫不得已,能靠忽悠解決的絕不會主動出手。叫囂尋釁就更加不可能了。今日為何這般反常?餘韻心中疑惑甚濃。

她輕輕蹙起的眉目很快就舒展開了,嘴角不經意彎起一絲弧度,露出微笑。

她能懂他的心思,若非是為了自己,他又怎會這般張揚呢。

猛然間,她又想起了什麼,急忙低聲對旁邊的婢女說道,“你快追顧叔叔去,告知他來人是我的好友,不可與他動手。”

旁邊的婢女略有遲疑,誰能追得上顧總管,待到自己趕上,怕是要在他拿下那人的歸途中了。公主莫不是擔心顧總管下重手?

“殿下不用太過擔心,想來總管大人下手會有分寸,不至於傷到殿下的朋友。”她當即寬慰公主,來人身份不明,顧總管是不會下殺手的。

“倒不是怕傷了他,而是怕他不知顧叔叔是我姨夫,動手傷了顧叔叔。”餘韻解釋道,一臉焦急。

婢女呆滯了片刻,心想著公主殿下剛回來,怕是不清楚總管大人的實力吧。

“總管大人是我們宋國第一高手,昔日與慕容神王對戰也未曾受傷,當今天下中應該沒人能傷得了他的。”婢女說道。

餘韻聞言想了片刻,“若真是如此,那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一旁的婢女內心無語,本想著殿下擔心自己的好友,沒想到卻是在擔心總管大人。

餘韻心細如發,捕捉到了婢女微小的表情變化,明白她的心思。

哎,也是,你們又不了解他,怎麼能知道他有多強呢!她暗自感歎。

他隱藏得太深,世上知道他深淺的人或許就隻有我了吧,餘韻想著。

他對武道的理解極為恐怖,甚至超越了戚老。在帝都的時日,兩人都為自己傳道解惑,也不知是自己親近他的緣故還是事實就是如此。很多時候會覺得他的見解猶在戚老之上。

那時他尚未融合體內的兩道能量,也極少出手,一直在潛心煉化。閉關前那兩道傳承自神王和戰王的真元已經消失了。今日出關,多半已經徹底融合,登臨絕巔。

塢城城外一群俠士輪番上陣,他們已不再對著景歌出招,隻是在空地裏打出自己的絕學,更有甚者直接上前詢問修武途中所遇到的不解和困惑。

景歌毫無保留,一一作答。

“兄弟,我看你也不像是要加害公主的惡人啊。”有俠士開口說道,其餘人亦有同感,這個指導他們的高手不像什麼窮凶極惡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