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百三十三章 鎮州城破(1 / 2)

鎮州城內,張處瑾與弟弟張處球、張處琪、親信韓正時、齊儉、深州刺史張友順、大將李再豐等也在商議對策。張友順上次出城被晉軍所俘,但之後趙軍大勝,將他救了回來。

“大公子,前些時日,晉軍又有數萬人馬北上,如今鎮州城外晉軍不足六萬人馬,此時正是我等逃出生天的大好時機!”韓正時對張處瑾道。張處瑾自從王傑與他談後,便將此計劃告訴了幾人,張家父子在鎮州經營十多年,這幾人對張家父子是忠心耿耿。

“的確是大好時機,隻是我等一逃,這鎮州城中兩萬人馬由何人統領是個問題。若我們剛逃走,他們便開城門迎降,那晉軍就有兵力對我們全力追擊,恐怕我等也逃不遠。再則,由何人引軍往北吸引晉軍注意也是個問題。”張處瑾道。

“大公子,此兩處的確要我們幾人當中一人隨著才行!”韓正時點頭道。

“大哥,不如由小弟留守城中!”張處琪隻有十四歲,但經過這近一年的大戰,看上去卻是成熟很多。

“小公子不可留在城中,李存勖恨你們父子入骨,假若你留在城中,不管最後是敗是降,必死無疑。不光是你,三位公子都不能在這兩隊當中!”韓正時否決道。

“末將留下!”李再豐此次守城戰,並未立多大功勞,故而此次主動請櫻。

“你一家老小均在城中,若是晉軍慘無人道,最後要屠城泄憤,你家可不就沒有後了。”張處瑾搖頭道。

“可讓我弟弟與大公子同走。”李在豐道。

“我們的馬匹太少,李在富品級又太低,若是他跟著我們走,其餘將校心中必然不服,到時出了亂子,反而不好。”韓正時道。李在豐弟弟李在富與李在豐毫不相同,平日隻知遊手好閑,靠了哥哥到此時也隻是一名小隊長,品級在他之上的人太多。

“由我留下最好,上次晉軍抓了我,並未處決於我,我想,我等你們走後十餘日再開門迎降,即可保證大家安全,也可保住全城將士。”張友順道。

“好,那就由你留下!”張處瑾實在是找不到好人選,隻得點頭。

“那率軍往北,就由末將去吧!”李在豐又請道。

“我不是說過嗎,你隨我一起走!”張處瑾道。

“大哥,那就我去,父兄為鎮州辛苦打拚,而小弟我寸功未立,此次,正好用得到小弟,小弟義不容辭。”張處琪道。

“還是由我去吧!”張處瑾正想點頭,韓正時已經搶先說道。

“你是我身邊最得力的謀士,怎麼可讓你冒險!”張處瑾道。

“大公子,除了幾位公子,在晉軍眼中隻有我才是他們認為有些分量的人,隻有我去,在晉軍麵前亮了相,晉軍才會相信我們是往北逃。若是齊儉去,晉軍不認識齊儉,說不定就會放任他們離開,到時公子想要逃出城就會千難萬難了。”韓正時堅持道。韓正時如今是李存勖所列的除了張氏父子之後的首惡,若韓正時出現,晉軍的確不會放過。

“韓先生,你可知道,此去可是九十一生。”張處瑾道。

“大公子,在鎮州,我們阻擊晉軍已近一年,若我們幾人當中沒有人去犧牲,李存勖哪會放過我們!”韓正時歎道。

“那就由我去,大哥還需要你的輔佐呢!二哥勇力非凡,今後還可助大哥一臂之力,而我文不能文,武不能武,什麼都幫不到大哥,由我去最合適。再說韓先生即便被晉軍逮到,李存勖未見我父子當中一人,也必不甘心,而他逮住我,才能一時泄憤。”張處琪道。

“好,那就由小弟去。韓先生不必多言,就如此決定了。”張處瑾止住了韓正時。

當日剛剛入夜,千餘騎從鎮州城中往西北方向突出晉軍重圍,往北奔逃。李存勖見此,怕這裏麵有張氏父子,假若讓他們與契丹軍彙合,那便再沒辦法治他父子了,於是,李存勖親自率了五千晉軍在後急追。

而在這一隊趙軍出城一個時辰之後,又有十餘騎從鎮州城的東麵城門悄悄出城。從東麵出城,晉軍是怎麼都不會想到的,更何況他們的注意力都被剛剛往北逃走的趙軍所吸引,這十幾人竟趁著黑夜,從晉軍防守的空隙中逃出生天。他們過昔陽縣(今河北晉州市),才轉而向西南,從趙州與鎮州之間穿插而過,入了風擋山,不久便消失在群山之中。

張處琪所領的千餘趙軍向北急行,但身後晉軍是緊追不舍。由於趙軍被圍日久,那戰馬與人一般肌瘦露骨,故而他們雖是出晉軍不料突圍先行,但在行唐縣終於被晉軍追上包圍。

“大家不要抵抗,全部放下武器投降!晉軍隻要我一人之命而已!”張處琪早知是此結果,為保全部下性命,他自己率先主動放下了武器,其餘趙軍見此,麵麵相覷,但晉軍數倍於自己的兵力,他們也知要是抵抗是必死無疑,所以一個個聽了張處瑾之話,緩緩放下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