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連生也沒含糊,多一百萬也值,人家還把路修到自己門前了呢?
當著兒子的麵旬連生把三百萬捐出去,剩餘的還是交給老爸,隻是老爸還是舍不得花,旬連生也不能強求,還是尊重老爸的意願。
過了新年,旬市長還是攆走了兒子,也是,這樣小軍就能正兒八經的幫助爺爺,從而早一點的介入到工廠的生產經營當中去,他也能夠盡快的成長起來。
不用說,這次旬連生還是和媳婦一起回到省城大廈,這次陳宇沒到B市來,旬連生把兩份報表帶著,坐飛機到省城後,又坐火車到慶安,把陳宇差額的二百四十七萬三千六百元給他送去。
陳宇看過兩份報表,說就這麼著吧,以後你賺的就是你的,我賺的就是我的,旬連生沒同意,還是堅持把這筆款支出來,給他扔下就走。
這回不光是陳宇不好意思,他的媳婦都過意不去了,那邊的農機廠一直是人家一家人在經營,自己怎麼好去分人家的勞動果實,旬連生堅持按照當初的合作條款辦事,該多少就是多少。
關於這一點,旬連生也是灌輸給他的兒子,經商最注重的就是信譽,信譽失去了,今後在商場上就沒人會與你合作,你將一事無成。
不得不說,兩個人靠著他們的信守承諾,一次次博得外商的信賴,才能使著老窖酒的事業經久不衰。
在今後幾年裏又增加了幾個國家的代理商,老窖酒廠不斷擴大的情況下,還是對最先簽約的伊萬給以最優惠的價位,不過在簽約期滿的五年以後,便也根據國內各種物價上調,人工工資上漲的前提下,有所調價,不過還是全球最低。
雖然第一年伊萬借給她的五百萬早就還清,但這份人情徐穎會永遠記著,她把伊萬當朋友,就像兩個國家一樣後來也是成了友好的鄰邦。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這三個國家以外,再次簽約的歐美各國,簽約的貨幣徐穎不再要求非是華幣不可,這是幫助國家吸納外彙的一個途徑,至於盧布的幣值不穩定,她是不敢冒險而已。
當然先付款後發貨還是她的原則,不論是任何人,任何事都是必須遵循的。
再說老窖酒廠,廠區在不斷地擴大,光是廠房就已經有四十多棟,現在一年創收幾個億。
徐穎有一個定向支出,就是廠裏每年都對邊城這個小縣城捐出二百萬作為城市改造基金,通過年年開發,終於把這座小城改造成了一座現代化的小都市,也是酒廠的工人不斷增加,帶來了一家家人口的簽入,這座小城的購買力不斷的增加,吸引了四麵八方來投資的客商。
這座小城不斷擴展,逐步興旺繁榮起來,這裏的稅收也成了全省最高之一,光酒廠一家每年上繳稅金就在六百萬以上,隨著這裏人口的增加,上交稅利越來越多,省裏把這個小縣城改為縣級市,這回酒廠的牌子又需要重新製作,那就是邊城市儒家老窖酒廠了。
徐穎在市區買的一百六十畝地塊,除了滿足自己廠裏工人居住的需要,蓋成後都賣了出去,一戶不剩,還不是徐穎設計的明廳格局.地熱.落地窗.讓人覺得這裏是高檔社區,價格又沒有多高,當然是一掃而空了。